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一时间,整个关中陷入了一片混乱。只要是读书人就抓,加入了会社的抓,没有加入的也抓;穷秀才、童生抓,高高在上的举人老爷也抓。只不过对於举人老爷,抓了之后关押起来,让他们家人来领人。这种报復的畅快感,让三边的將门不自觉地把整个清洗的范围越扩越大,整个关中那些无权无势的读书人都成了他们打击报復的对象。

整个关中大地,笼罩在一片恐怖的血色阴霾之中。读书人们人人自危,他们的家园不再安全,生命隨时受到威胁。他们环顾四周,发现只有陕北大同社的地盘才算是一方净土。

於是不到一个月时间,上万名读书人如同惊弓之鸟,纷纷逃到了大同社的地盘上。甘泉县一时间人满为患,原本寧静的小城变得热闹而又拥挤。

赵云飞一开始还热情地接待这些逃亡而来的读书人,尽力为他们提供一些基本的生活保障。但隨著人数越来越多,已经超出了甘泉县能接收的范围。他心急如焚,赶忙向都督府匯报,请求都督府来安置这些读书人。

崇禎三年(1630年)2月6日。

李文兵来到了甘泉县。在人群中,他遇到了一个老熟人一一重民社的高登。高登曾经也是意气风发的人物,他警惕性比较强,一直为关中农户主持公道,在农户心中威望颇高。这次逃命,他得到了不少农户的帮助,歷经九死一生才逃到了大同社的地盘上。

李文兵看到高登,內心感慨万千。回想起两社刚成立的时候,门对门面对面,双方的社员在报社打了几年的论战,那时候大家都充满了激情和斗志。可如今,眼前的高登却判若两人。他整个人颓废苍老了不止10岁,头髮凌乱,脸上满是疲惫和沧桑,身上散发著一股衰败的气息。

高登苦笑著对李文兵说:“感谢大同社的救助了。”

原本重民社有3000多人,但逃到这里的连300都不到,可谓是九死一生。而且更加讽刺的是,一直和他们敌对的大同社没对他们下毒手,反而是他们一直想要救助的士绅大族,对他们却是杀错不放过。这次事变中,他的父母妻儿全死在了那些人的屠刀之下,他成了孤家寡人,有时候他都怀疑这是一场噩梦。

李文兵看著高登,真诚地说:“我们社长说了,重民社也是在为天下找出路的英雄,

我们不会为难你,你们和你们的社员想去哪里都可以。”

高登听到李文兵的话,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沉默了半天,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说道:“我想带著余下的社员去京城。”

原来,在这次事变之前,高登他们就和贺涵取得了联繫,知道了京城之战的详细情况。秀子营虽然在战场上全军覆没,但还有不少伤员活著,贺涵也是死里逃生,捡回了一条小命。

天子因为观看了秀子营的战斗过程,非常重视他们,打算要重建秀子营。贺涵本就邀请他们转移到京城来发展,没想到这成了他们唯一的退路。

李文兵听了,微笑著说:“那我就恭祝你们能在京城大展宏图,多杀几个韃子为我等也出口气。”

重民社虽然一直把大同社看成是对手,但大同社却没有把他们看成是对手。

徐晨一直教育社员,大同社最大的敌人就是整个天下的地主土绅阶级。重民社看似在拯救大明,但实际上却在加剧大明內部的矛盾。尤其是经歷这次事件,李文兵也觉得,有重民社这个范例在,能更好地教育社员。

要是没有这次的事变,大同社想要清理地主士绅的势力,会变得非常困难。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大部分的社员就会怀疑那些娶了小姐的社员会不会出卖他们,清洗地主土绅的行动也就变成了所有人共同的意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