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洪承畴坐在椅子上,双手撑著头,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杨鹤、岳和声的面容。此时他终於理解了他们当年的无奈与苦衷。

关中的那些大族,平日里养尊处优,享受著荣华富贵,可到了这关乎关中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却一点都不顾全大局。他们眼中只有那白的银子,只想著在这乱世中赚钱发国难財,丝毫没有为关中的局势考虑过。

等大同军真的打进了关中,你们赚的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难道等著大同军来抄你们的家吗。洪承畴心中愤怒地想著,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为了稳定关中的物价,洪承畴多次放下身段,亲自去找关中的大族们商议。他言辞恳切,希望他们能够放一些粮食出来,稳定市场物价,不要让关中在还未与大同军正面交锋时就自行崩溃。

然而,那些大族们却像老奸巨猾的狐狸,和他打起了太极。有的大族哭穷,说什么“地主家也没余粮”,根本放不出粮食;有的大族则话里话外怪他要的钱粮太多,他们给总督府那么多钱,要是不想办法回点本,他们也扛不住。

洪承畴听著这些话,气得浑身发抖,真想甩手离去,不再理会这些自私自利的傢伙。

但他不能,他虽然任途顺利,年纪轻轻就坐到了三边总督的位置,可这也意味著他年轻,在关中地区的威望不够。而且,他没有像重民社这样的帮手来扶持他,很多事情都难以推行。

三边总督府和巡抚衙门里,到处都是这些大族安插的人。一旦下达损害关中大族利益的命令,根本就执行不下去。那些人表面上唯唯诺诺,可一到执行的时候,就百般推,

阳奉阴违。

光是关中內部这些错综复杂的事务,就已经把洪承畴弄得焦头烂额,

而战场上传来的消息,更是如同沉重的巨石,一块又一块地砸在他的心头。

被压制了两年多的不沾泥、射塌天、独行狼等叛逆,仿佛闻到了血腥的鯊鱼,趁机出来捣乱。西安府、耀州、凤翔府等多个州县,都出现了他们的身影。这些叛逆如同蝗虫一般,进攻朝廷的城池,掠夺朝廷的后勤部队。

洪承畴不得不把本就不充裕的土兵分到关中各州县驻守,以防这些叛逆趁机攻破城池。可这样一来,他能够用於前线作战的兵力就更加捉襟见肘了。

前线的坏消息一个接著一个,如同汹涌的潮水,让洪承畴应接不暇。杜弘域部与大同军交战不到一个时辰,就被大同军全歼。这让洪承畴既痛心又震惊,这两年来,杜弘域部练兵勤勉,可没想到在大同军面前,却如此不堪一击。显然,大同军在这两年里变得更加强大了。

两天前,一个如同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传来,他派遣去支援富县的高从龙部和张应昌部,在野战当中被大同军全歼。这一战,朝廷损失了2万名精锐土兵。这个巨大的损失,

如同沉重的锁,直接断了他想要救援富县的想法。

而这也意味著,马俊豪部被歼灭只是时间问题。果然,昨天就传来消息,马俊豪弃城投降,大同军攻占了整个廊州。耀州、同州府沦陷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三个地方是关中的门户,一旦大同军衝出了这三个地方,就將进入平坦的关中平原。在山区他们都防不住大同军的进攻,到了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就更不是大同军的对手了。

就在洪承畴为前线的战事忧心的时候,寧夏镇的贺虎臣派来了使者。使者一脸焦急地走进总督府,向洪承畴诉说著寧夏镇的危急情况:“总督大人,寧夏镇如今危在旦夕,敌军攻势凶猛,若没有援兵,寧夏镇恐难保全啊!”

洪承畴听了,心中一阵无奈。他自己守关中的兵力都不够,哪还有援兵去支援几千里外的寧夏镇呢?他无奈地对使者说道:“你回去告诉贺將军,务必死守寧夏镇,等到朝廷反应过来,定会派来援兵支援我们的。”

寧夏镇使者离开之后,洪承畴拖著沉重的步伐,来到了总兵府的作战室。作战室內,

一个庞大的关中地形沙盘摆在中央,这还是刘南卿弄出来的。

看到这个沙盘,洪承畴心中满是可惜。要是刘南卿和重民社还在关中,他这个三边总督也不至於做得如此艰难。他们或许能够帮他稳定关中的局势,组织起更强大的力量来对抗大同军。

沙盘上,清晰地显示著现在的战力態势。寧夏镇方向,大同军派遣了两个师,共3万人马进攻;富县方向则是大同军的主力,共有4个师,6万多人向著关中方向进攻。此次大同军两路出击,共出兵10万人。

这个数字不但极其庞大,更关键的是,这10万大军的战斗力远超那些將门的家丁。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