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罗伟站在队伍前方,目光坚定地扫视著每一位社员,大声说道:“此次我等受僱於都督府,去耀州县完成丈量土地的任务。这不但是都督府的任务,也是我重民社成立的初衷之一。希望各位社员,牢记我等的初心,圆满完成丈量土地的任务。”

“我等定不辱使命。”所有社员齐声回应,声音整齐而响亮。

罗伟满意地笑了笑,说道:“好,我等出发。”

重民社员们迈著整齐的步伐,一个个走出大厅。

洪承畴赶忙上前,拉住罗伟,疑惑地问道:“子瞻兄,这是何意?”

罗伟笑著解释道:“都督府要在整个关中丈量土地,人手极为不足。徐社长僱佣我等,让我等去耀州丈量土地,完成任务之后,我等还会回来的。”

洪承畴听了,思索片刻,说道:“某愿意跟隨,不知道子瞻兄欢不欢迎?”

罗伟爽朗地笑道:“当然欢迎,有你一同前往,想必能给我们带来不少助力。”

他们一行人来到了原本的陕西巡抚衙门,这里如今已成为大同社在陕西处理事务的重要场所。

主持陕西农村事务的常五热情地接见了他们,给眾人安排了出行的马车。

也就是在这里,洪承畴才真切地感受到大同社决心之大,远远超出了他的想像。光他在巡抚衙门看到的就有上千读书人,他们有的在认真地整理资料,有的在低声交流著丈量土地的事宜。而且他们这批人走了之后,后面又来了一批,络绎不绝。

坐在马车上,洪承畴的內心满是疑问,终於忍不住开口问道:“大同社准备了多少人丈量土地?”

罗伟想了想,说道:“不算他们原本的社员,整个关中的读书人都被他们招募了,大致有两三万人,每个县安排两三百人。都督的决心很大,一定要把关中的土地丈量得清清楚楚。”

洪承畴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说道:“这费多少钱?动员几万的读书人,这费的人力物力简直不敢想像。”

罗伟认真地算了算,说道:“都督府给我重民社社员每个人补贴三两银子,

如果真有3万人,光工钱就是9万两,加上一路上的吃喝,可能费二三十万两吧,但能清楚陕西的田地,这是值得的。”

当他们乘坐的马车缓缓驶出长安城后,洪承畴透过车窗,惊讶地发现此时关中的乡村变得格外热闹。一架架巨型的风车贏立在河道旁边,在微风的吹拂下,

巨大的风叶缓缓转动。洪承畴自然知晓,这种风车可以巧妙地利用风力,將河道中的水提到由地当中,为农作物灌溉提供便利。此前,这样的景象只有在延安府才大范围地出现过,在关中地区却是极为少见。

其实,倒也不是这风车有什么难以攻克的技术难度,而是当地的大族们根本不愿意在农业生產上进行投入。在过去,也只有重民社在关中修过几十架风车。

那些大族们只看重眼前的利益,目光短浅,捨不得在水利设施这样的长远项目上钱。他们寧愿让土地因缺水而减產,也不愿意拿出钱財来改善灌溉条件。

除了风车之外,田野里最多的就是正在修水渠的农户了。洪承畴已经能看到不少水渠如同婉的巨龙,蔓延到由地当中。他不禁为大同社的效率感到惊嘆,

要知道,大同社攻占长安仅仅才半个月时间,现在就已经开始大规模地修水渠了。

罗伟看到这一幕,也不禁感慨道:“没有阻碍做事就是好啊。当初景明想要在关中大范围修水利设施,但想了好几年了,总是没成功。现在大同社一来,终於可以开动了。”

当初重民社想要推动水利设施的修建,却遭到了当地大族的百般阻挠。他们担心修建水利设施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於是动用各种关係,设置重重障碍,使得重民社的计划落空。

马车继续前行了10余里,他们却发现一个庞大的队伍,正被一群大同社士兵押著往长安城方向前进。洪承畴透过马车的窗户仔细观察这群人,发现他们虽然穿著朴素,但皮肤白净,很多女子的姿色都算得上是佳丽。从他们的气质和穿著打扮来看,明显与普通的百姓有所不同。

罗伟看著这支队伍,猜测道:“不知道这些是三原的大族,还是耀州的大族。”

洪承畴疑惑地问道:“大同社想把他们关押起来?”

罗伟摇头道:“不久前,大同社攻占了甘肃镇,但现在甘肃镇人口少,土地荒芜,城镇被蒙古人侵占。都督府决定移民实边,这些人都是要去甘肃镇。”

洪承畴听瞭然,移民实边,这在歷朝歷代都很常见,但自古以来都是用罪犯、贫民来移民实边,把大族迁移到边塞,这真只有大同社能做得出来。

洪承畴看著眼前的场景,心中不免有些不忍。要是自己的家乡被大同社攻占了,只怕他家族之人也会像现在这样吧。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