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崇禎:大明的钱在哪,终於找到了
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6月19日,乾清宫內。
崇禎帝,內阁首辅李標兵,兵部尚书申用懋,户部尚书孙居相,再次一起商议政务。
兵部尚书申用懋几乎哀求道:“陛下,43万勤王大军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
他们打了半年的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要是朝廷连一点点的赏赐都没有,寒了將士们的心,以后朝廷又怎么能让將士们用心皇命。”
听到这快起茧子的话,崇禎满脸疲惫。从驱逐女真人出关之后,整个朝廷上下就在忙著一件事情,就是如何搞赏这几十万勤王大军。
內阁统计出来四十几万需要嘉奖的名单,为了大明王朝的脸面,崇禎咬著牙认可了。
但下一步就卡住了,大明是封建王朝可没精神奖励这回事,高级军官他还可以封妻荫子,给这些將领一个世袭锦衣卫千户,百户。
但普通的士兵他们要的却是实实在在的赏银,哪怕一人只给个10两,这也是4
00多万两。
400多万两银子,这几乎是大明王朝一年所的税银(大明税收主要还是以实物税为主。)
太平年间大明朝都很难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银子,不要说现在太仓空的连老鼠都要饿死。
崇禎只能看一下户部尚书孙居相,兵部尚书申用懋也一脸期待的看著孙居相户部尚书孙居相苦脸道:“今年夏收太仓倒是入了110万两银子。但几乎全在勤王大军的粮草上了,户部这个月又借了商贾一百万两银子,朝廷对外欠帐已经突破了500万两了。
臣的脸已经不值钱了,京城商贾看到臣就跑,同时户部欠钱的那些商贾,现在天天堵在户部官署的门口,要臣还钱,臣现在就差修个高台,躲上去了。”
孙居相是读书人,是个要脸,要名声的人,结果自己养了几十年的好名声,
在当户部尚书这几个月丟的乾乾净净,已经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老赖。
他想了想道:“要不陛下您就罢免了臣吧,换个新人来当做户部尚书,新的户部尚书脸值钱,应该可以卖个上百万银子。”
大明朝的户部尚书,狗都不当。想著户部现在还欠著500多万两的债务,马上又要拿出400多万两银子。
这上千万两银子就像一座泰山一样,死死的压在他肩膀上。孙居相觉得自己没这个本事,能处理得了这么庞大的债务。他现在就想退休,再当下去,他名声要彻底臭完了。
申用懋只能再看向崇禎帝道:“陛下,臣请內库拨款。”
崇禎也算是为万历还债,万历时期,靠著张居正改革,太仓积累了上千万两的存银,张居正死后,万历就开始监守自盗,每年会从太仓拿上百方两银子到自已的內库当中,你皇帝都这样做了,下面的官员自然有样学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