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厅宽明亮,摆放著一排排整齐的桌椅,工作人员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地工作著。大同社的户籍登记、作坊的註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以及申报税收等事务都可以在这里完成。
为了方便私人开作坊,徐晨要求长安城的官吏做到一日完成的事务不要拖到第二日。
孔晨走进府衙,找到了长安县一个叫胡林官吏。他隨意地和胡强聊了几句,胡林惊喜地说道:“原来大哥也是工业区的老人。”
孔晨淡然一笑说道:“俺是土木三中队的,俺们这个中队可是出了不少人才,都督府的第七师长田见秀就是俺们队长。”
胡林连忙说道:“俺叫胡林,也是土木的,不过是土木十中队的,比不上孔大哥资歷老。”
有了这层关係之后,两人很快熟络起来。孔晨说道:“俺想开办一个马车作坊。”
胡林笑道:“开作坊好啊,都督最支持这事了。”
很快,胡林帮孔晨完成了作坊的登记。当孔晨提出需要一个二亩的土地做厂房时,胡强热情地说道:“那没问题,我带您去看看。”说著,他带著孔晨来到了兴化工业区。
兴化工业区里,石块压实地面的拍击声音和工人们的劳动號子声交织在一起,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段时间长安城的手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徐晨布置的一个重工业区,一个轻工业区,已经被快速的填满,现在这建设的是第三个工业区。
胡林指著一块空地说道:“如果您觉得这块地没有问题,那我就准备好地契,您可以明日来签订契约,长安县就把这块地租给您了。一亩地的年租金是10两,租赁期限是5
年,5年之后我们再来重新商定。建厂房的土木工匠,长安县可以帮大哥准备好,那也是我们土木的老兄弟,俺给大哥说说,给大哥一个优惠价。”
孔晨笑著点头道:“这可多谢胡强老弟了,等你下班了,某请你去喝酒,现在能遇到这么多土木兄弟很难得了。”
胡林认可道:“大同工业区的老人也就3000多,现在铺满了整个关中,要不是有这次公民议会,想聚齐这么多人都难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孔晨一方面等待公民议会的召开,另一方面带著自己的两个师弟购买建设厂房的物资,各种新式的机械设备,监督工匠建设厂房。他每天都忙碌在工地和市场之间,虽然辛苦,但脸上始终洋溢著幸福和满足的笑容,自己的事业即將在这座充满机遇的城市里开启新的篇章。
延安府秋收之后,刘永带著都督府最后的核心成员终於地搬迁到长安城来了。
至此,大同社政事堂的高层终於齐聚一堂。徐晨决定召集一场会议,好好总结秋收情况,谋划未来发展了。
於是徐晨迅速召集刘永、李文兵、胡益堂、常五,召开了秋收之后的第一场政事堂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