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虽然正面的衝突没有了,勛贵们开始吹枕边风,东林党和阉党在对付贺涵身上也达成了默契,抓住了任何破绽都要弹劾他。

但崇禎根本不在意这些,因为开始在直隶清田,朝廷的债务直接减少了300万两,边军的士兵能发军不说,5万新军因为有军田,开支减少了一半。

崇禎也是要脸的,他难道想欠著商贾几百万两银子,朝廷连土兵的军都发不出来为了一点赏银討论半个月也討论不出个所以然。

朝廷的文武百官个个大义凛然,但却没办法帮助朝廷弄到一两银子,贺涵倒是在他们嘴中祸国殃民了,但光今年就给朝廷弄了几百万两银子,稳住了朝廷的局势。

谁是忠臣,谁是奸臣,这不是一眼明了的事。

当然和贺函一起清田的杨鹤自然也成为了祸国殃民之徒。

黄道周离开了朝堂,整个人也变得轻鬆他宽慰道:“在直隶清田,秀龄你做的对。”

“朝廷对勛贵,大族已经足够优待,但他们仍贪心不足,想要霸占那些惨死在女真人屠刀下百姓的土地,你们用这些土地养出来5万精锐做的很好。”

黄道周虽然是老学究,但还是有基本的道德观的,朝廷剥夺士绅的土地他会反对,但士绅霸占百姓的土地,阻碍朝廷编练新军,他一样反对,他认为在这件事情上勛贵和士绅做错了。

朝廷逐渐入不敷出,学习几十年前张居正清田增加朝廷收入,是解决朝廷困境最好的方法,所以在清田方面,他是支持杨鹤他们的举动,只是他觉得杨鹤的手段太激烈了,所以没有表达过支持,但现在他已经不在朝堂了,自然没什么顾忌了。

侯恂一脸严肃地说道:“但这手段太过激烈了,你们这是在玩火,稍有不慎,整个大明朝都会被你们师徒点燃。”

杨鹤苦笑道:“大同社的报纸你们也看了,今年他们就收了2000万两的税,这还没有包括田赋,关中有5000万亩土地,大同社收三成税,明年关中只要不闹大旱灾,大同社就可以徵收到1500万石的粮食,扣除三成的开支,大同社有1000万石粮食可以用来征战,现在朝廷的气运就寄托在上苍身上,明年关中如果继续闹旱灾,朝廷还能多一年的时间准备,如果明年关中丰收,某已经不敢想像朝廷將会面对何等局面。”

黄道周皱著眉头,大同报现在不但是崇禎必然观看的报纸,也是大明官员,地方士绅必看的报纸。不管大明承不承认,大同社已经成为了能主宰天下的势力之一,大明各方势力都迫切的希望了解关中的信息。

但越了解大同社的情况,大明的士绅越是胆寒,居然会有一方势力把予头对准他们这些地方大族简直是不可理喻,你徐晨爭霸天下就和朱家去爭,把矛头对准他们算什么回事。

动不动说什么要把地主土绅扫进歷史的垃圾堆当中,说了还直接做,关中大族不是被贬到了河套,就是被贬到了哈密,对直隶的士绅来说,关中都是乡下地方,更不要说听都没听过的哈密和河套。

当然对黄道周这样的儒生,大同社践行公天下的理念,让他感兴趣,只是了解他们践行的方法,他感到胆寒,徐晨这是以建立公天下之名,杀戮土绅,用这种杀戮的手段怎么可能践行的出大同世界。

所以黄道周认为徐晨不过是像王莽一样的野心家,用大同世界来欺骗读书人为自己的野心服务。

“朝廷在中原有15万大军,难道还不能阻挡大同社?”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