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驥看著眼前的景象,对孙可望说道:“派人入城,劝降满贵吧,这样能少死一些人,整个大同镇都需要救济,不能因为战事耽搁太多的时间。”
孙可望点了点头,现在的大同镇不仅经济崩溃,生態也处於崩溃的边缘。比起打仗,賑济灾民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大同城,大同总兵府內。
满贵正与大同镇的官员们围坐在一起眉头紧锁,商议著如何应对眼前来势汹汹的强敌。面对大同军的凌厉进攻,整个大明朝廷从上到下都陷入了慌乱之中。
最初,朝廷命令满贵支援中原。满贵接到命令后,立刻著手准备粮草、军械,可还没等他准备妥当,朝廷又改变了主意,下令他去支援太原镇。满贵无奈,刚准备出发,却得知大同军几万骑兵已浩浩荡荡地杀到了大同镇下。这下,他也不用出发了,只能直接在城內组织大同保卫战,
参將孙祖寿神情凝重地说道:“城下的是大同军的第六师。按照大同军的编制,一个师大概有一万七千人。但此次他们还带了大量的蒙古人,总兵力大概有三万余,並且还配备了48门红衣大炮,其威力不可小看。”
马林皱著眉头,补充道:“孙可望可是大同军的第一悍將。前年就是他带领一万余骑兵阵斩了林丹汗,而后一路势如破竹,吞併了整个林丹汗的领地。”
满贵苦著脸,长嘆一声:“大同军就没有好对付的。他们在山西行省攻城略地,如今已经打下了半个山西。现在我等不要说救援山西,就连大同镇自身都需要救援了。”
这段时间,大同镇可谓是坏消息不断。探马传递消息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大同军进攻的速度。他们常常是刚刚得到某座城池被包围的消息,紧接著下一个消息就告知他们,这座城池早在几天前就已经被大同军攻占了。
大同军半个月就夺取了半个山西行省,甚至还包围了太原城,这样的进攻速度超出了他们的想像。面对如此强悍的大同军,他们去支援山西。只怕大同镇的士兵刚过去,就会被敌人一口吞併。
如今,不用去救援山西行省了,反而是大同镇自身需要救援。但满贵他们心里清楚,朝廷已经没有兵力来救援他们了。宣大、辽蓟的兵力要防备女真人,直隶的士兵要么去支援中原,要么用来保卫京城,他们根本找不到援军。
所以大同镇现在的,只怕他们手下的那些土兵,要献出他们的首级投降大同军,他们也想不到,士兵会因为一些米粥就主动投降大同军,一点对朝廷的忠义之心都没有,坚固的大同防线,面对大同军如同纸糊的一般。
就在眾人忧心之时,一个士兵匆忙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总兵,贼寇的使者来访。
满贵和眾人面面相,都不知道大同军此举究竟有何意图。但满贵还是说道:“让他过来。”
没多久,一个身穿大同军制服的年轻人被带了进来。年轻人神情镇定抱拳说道:“俺是大同军中尉连长孙康,奉我们师长孙可望的命令,前来对你们招降。如果你们愿意投降,根据我大同社的战俘法令,你们的生命和財產都会得到保证。你们想留在大同的地盘也可以,想要回明朝也可以。”
满贵听后,拍案怒道:“你我双方还未交战,你们未必能打得过我。”
孙康不慌不忙地说道:“如果將军想要一战,我大同军奉陪到底。不过这场大战最好速战速决,因为大同镇的军户已经扛不了多久了。战爭每多拖一天,就有无数的大同军户被饿死冻死。我们只是想早日结束战事,早日救济他们。”
孙康的话让满贵等人羞愧不已。大同镇下面的情况他们再清楚不过,可清楚归清楚,他们却无力改变现状。他们变不出粮食,也变不出钱財。
即便有將领爱兵如子,也最多只能保证自己的士兵不被饿死。要是做得再多,还会被文官怀疑有造反的嫌疑。在大明官场中,武將就该贪婪成性、杀人如麻,若学名將爱兵如子,便会被视为异类,不被官场所容。眾人早已习惯了这一套规矩,却也只能在这无奈的现实中挣扎。
孙祖寿望著孙康说道:“还请让我们商议一番如何?
一孙康神色冷峻道:“你们只有一天时间,明日升起之前,你们还不投降,我军就要正式对大同城发动进攻。”说罢,他便跟隨士兵下去等候。
满贵满脸不满说道:“这有什么好商量的,固守待援,不然你是想要出卖朝廷不成。”
孙祖寿苦笑著,无奈地摇摇头:“总兵,我们拿什么守?看看大同军这段时间表现出的战斗力,大同城只怕连三天都扛不住。
最重要的是,连大同军都知道要救援军户,而我们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看自己的部下饿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有什么脸面继续带领他们抵抗大同军?难道还要继续看著军户的家人饿死冻死吗?”
马林、郭俊、萧然三人听了,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神色。他们其实也想借著这个机会投降,倒不是他们心疼那些军户的遭遇。
而是他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人心已散,底下的军户纷纷投降,他们也不知道大同城当中,有多少人是想投大同社,他们担心自己投降晚了,连这点优待都没有。
他们对大同军如何对待將门和大户也了解得一清二楚,抄家、审判、服劳役,甚至被大同社抓住罪证的,还会被吊死。
在所有路都走不通的情况下,大同军给出的优待政策对他们来说也算是一条出路,最起码他们的財產可以保住。
满贵愤怒地说道:“本將不管这些,天子让本將守著大同镇,本將就不能让大同镇沦落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