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关中还真有不少老学究批评这种现象,並在报纸上呼吁禁止工厂男女混用,认为这是礼崩乐坏,会造成极大的社会问题。
偏偏这时候还有不少的作坊就真爆出了这些问题,这一下这些作坊主就被动起来,关中的舆论纷纷对他们谴责,说他们要钱不要脸,拐卖良家妇女,各种难听的话纷纷出现。
这一下子算是捅到了新生资本家的心臟,就关中现在这种情况,除了学堂的学生,哪里还找得到工匠,要是禁止男女混用,他们工厂不但不能扩充產能,还要减少1/3的產能。
断人財路如同杀人父母,这些作坊组在报纸上看到禁止男女不同工的文章,真想把这些人全部干掉。
当然这在大同社自然是不允许,但他们也有其他的办法,他们在报纸上写文章批判那些老学究封建思想。工厂的做法这是为了都督府征战的需求,是为了解救天下的百姓,是正义之举。
第二个方法就是砸钱,找到那些写文章的人,直接100两200两银子砸下去,虽然有一些人品格高尚真不为金钱所动摇,但大部分人只要砸到100两,就直接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他们主动在报纸上刊文章,承认自己思想不开化,是老封建,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反思,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然后借用徐晨的话,说什么妇孺也能顶半边天等等,改口的人多了,舆论的风向自然也就变了。
都督府也加入了这场舆论战当中,支持女子出来做工一直是都督府的一贯政策,刘永自然不能看到这些老学究坏了都督府的政策,所以大同报旗帜鲜明的站在作坊主一边,支持女子出来做工。
不过对那些乱象也加强了管控,刘永要那些作坊主管理好自己的工厂,只要出现违法乱纪的事情,都督府会毫不留情的处罚,让他们停业整顿。
同时也加强了这些女工的保护,有点是刘永都无可奈何之事,都督府统治的重点是长安城和关中的其他大城市,这些大城市已经开始出现新风气,新气象,女子出来做工,已经可以接受,长安城的双亲家庭更是眾人羡慕的对象,两个人的工钱加起来可以让一个家庭收入比小地主都高,能在长安城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但在更广,人口更多的农村,只是分了地,思想並没有多大的转变。当地的农户还是很难接受女子出来做工的事情,尤其是不能接受自己的女儿或者妻子有私人的財產,他们理所应当的把工钱自己家中財產的一部分,会毫不留情的夺走。
其实这才是整个长安城乱象当中最多的问题,甚至出现了女工的家属皆要求作坊主把工钱交给他们。
每到发工钱的时间,这些人就会大量的出现,大部分女子只能沉默的接受,但还是有一部分人不愿意接受进行激烈的反抗,於是就造成了大量的矛盾事故。
都督府这些事情也是重拳出击,面对这些不讲理的人,直接判他们劳役几天,同时严重警告那些作坊主,谁做的工,工钱就应该交给谁,再出现这种带领的情况,出现一次罚5000银子。
同时这些作坊主的做法也引起了刘永的警惕,也就半个多月的时间,就让整个关中的报纸从遣责男女混用变成赞同刘永当然知道这些作坊主做的事情,所以他才异常的警惕,舆论宣传一直是他们大同社的长项,现在中原战场大同军攻必克,战必胜,舆论宣传那也有三分的功劳。
这些作坊主本来就有钱,如果再掌握了关中的各家报刊,这不就和当初士绅一样,掌握土地,
掌握舆论,以此来控制地方,维持他们的权势。
想到这里,刘永把关中发生的情况告诉徐晨,並询问解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