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都督的大军已经包围了洛阳城,中原明军的主力处於我军的包围当中。只要洛阳被攻克,整个河南行省也会落入我军之手。也就是说,在今年內,山西行省和河南行省都会成为我们的地盘。”
现场的大同社高层们其实早已知晓这些消息,但当刘永亲自说出来后,眾人还是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悦,纷纷鼓掌。这意味著大同社的势力在不断扩张,距离掌控中原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刘永接著说道:“中原即將被我军攻克,但我们接下来面临的困难也不少。第一个困难就是粮食问题。山西行省大概有五十万灾民,而在中原,这个数量超过百万。我们大同社要养著这150万灾民,一直到第二年的秋收。更重要的是,整个北方预估有300万灾民,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压力。”他的眉头微微皱起。
“尤其是粮食问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从现在抄家的情况来看,中原大户的存粮,可能不够维持当地百姓一年的消耗。都督想到的办法就是用江南之粮賑济中原的百姓。我们已经派遣第二师进攻南阳府,攻占南阳之后就打通了我军到湖广行省的粮道。”刘永一边说著,一边用手指向地图上的南阳府和湖广行省。
大同社境外最大的粮仓就是湖广行省,去年就从那里弄了300万石粮食。刘永目光扫视全场说道:“都督希望明年可以从湖广行省弄到500万石粮食到中原,这个任务可以说是极其,需要有一个极其熟悉大明官场的人,能力出眾的人,帮都督府运作此事。”
三司使洪承畴听到这里,心中明白这是要他过去。他当即站起身来,拱手说道:“属下愿意去南阳府。”
刘永点头表示认可:“那就任命你为南阳知府,由你和高大壮两人负责完成此事。必要的时候,督府允许你们用军事威胁湖广行省士绅,他们要是给脸不要脸,你们可以直接攻占湖广。”
“遵命!”洪承畴坚定地回答道。
刘永继续说道:“第二件事情就是我们大同社要在两省快速建立政权,组织起当地的农户,打击地方的大族、士绅、教派,还要在春耕之前做好均田,以最快的速度开展春耕,不能影响第二年的收成,我们只有三个月的时间。”
“所以从今天开始,整个关中要调拨优秀的大同社员、抗旱会员,还有那些退役的大同社老兵(有残疾,所以不能上战场),在两省建立基层机构。时间紧,任务重,都督要求我们第一批就要徵招3000人。所以从现在开始大家都要忙碌起来,在不影响关中生產的情况下,儘可能增调更多的优秀人才去山西行省和河南行省建立稳固的基础机构。”
“遵命!”眾人齐声回应,声音坚定而有力。
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11月15日。
徐晨在成功包围洛阳城之后,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著下一步的部署。一方面,他在囤积物资和军火。洛阳城本就是一座坚城,这两年在孙承宗的建设下,更是成为了一座坚固的堡垒。光靠徐晨手中的300多门火炮,想要攻破洛阳城並非易事。於是,徐晨又向关中请求调拨500门火炮到前线,他打算用这些火炮直接轰开洛阳城的城池。
另一方面,徐晨在组织当地的灾民。他给灾民们一定的賑济,保证他们能熬过这个冬天。
同时找出一部分青壮,让他们成为大军合格的后勤人员,为大军运送物资、搭建营帐,帮助大同军解决一部分后勤问题。
河南府的大同社员也没有閒著,他们不断地组织当地的农户,建立民兵队。在镇压了当地的大族之后,这些农户在大同社员的带领下,纷纷加入到围攻洛阳城的战场。每天都有新的力量加入,
大同军的数量快速增加,正向著20万的数量进发。洛阳城被层层包围,仿佛一座孤岛,在大同军的浪潮中摇摇欲坠。
在洛阳城內士绅也没有閒著,资政院的那些士绅们正忙碌地监督著银钱的发放。他们心疼地看著一锭锭白的银子从自己手中交到普通士兵手里,仿佛割去了自己身上的肉。
但当他们看到士兵们激动的神情,以及士气不断攀升的景象时,又觉得这钱得值了。
然而这一行为在明军军官看来,不经过他们的手,直接把银子发给土兵,这是坏规矩的事情,
绝不能允许。
在他们心中,这些士兵是属於他们的,军餉只有通过他们的手流转到士兵手上,才算是合乎规矩。除此之外,一切手段都是对规矩的破坏。
基层的那些百户、千户们,虽然得罪不起孙承宗、福王,也得罪不起吕维祺这种致仕的高官,
但他们可不怕得罪普通的大头兵,长期的威镊下来,他们有的是控制大头兵的手段。
於是,在孙承宗、吕维祺他们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基层的百户、千户们暗中把土兵们召集起来。他们里啪啦地算著帐,先是算这些士兵欠下的高利贷是多少钱,接著算他们父母欠自己的高利贷又是多少钱,甚至连他们祖父欠的高利贷也一併算上。
最后,那原本发给士兵的50两银子,被这些军官名正言顺地拿走了。军官们满脸得意地说道:“这些钱算是还了你们祖父、父亲欠下某的高利贷,但你欠我的高利贷还没有还清。也不要说本將不讲情面,这些算是本官赏赐你们的。”说完,军官隨手丟出两吊小钱。士兵们拿起来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