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听了眾人的匯报,脸色凝重。一个月就能横扫两个行省、攻占上百座城市,如此强大的战斗力让他深感震惊。前年自己率领女真铁骑入关,也未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他意识到大同社將是他遇到的最强大的敌人。
皇太极缓缓扫视眾人,问道:“你们认为朕要不要答应明朝的条件?”
马国柱站出来,神情严肃地说:“陛下,明国这是想空手套白狼。他们在辽东本就没剩下几座城池,若不交出山海关,锦州等城池对我金国而言,战略意义不大。既然想学辽宋之事,就应该拿出更多的土地和岁幣来表示诚意。”
寧完我眉头紧皱,忧心地说:“陛下,就中原战局来看,大同军战力强悍。我金国贸然插手中原战事,风险极大,而利益却难以预料。大明绝不可能轻易拿出“燕云十六州”,依臣之见,
上策是静观其变。待大同军攻占明朝都城后,我军趁机攻占锦州、山海关一线,招降明朝边军,增强自身实力。而后与大同军交好,坐观天下局势变动。”
其实,寧完我心中还有更深层次的担忧。他觉得女真八旗未必是大同军的对手,一旦贸然插手明朝战事,金国甚至有覆灭的危险。
还不如占据辽东有利地形,保存实力。大同军的目標肯定是富庶的江南地区,对荒凉的辽东不会感兴趣。若大同军打下江南,建立新的王朝,金国可以暂时低头,保住荣华富贵;若天下陷入混乱,金国也可趁机攻入中原。
但皇太极明白金国的情况並不乐观。近年来,天灾不断,国內粮食產量锐减。前年与贺函大战一场,没有获得战利品,金国士气受到严重打击。大量蒙古部落投靠大同社,更是让金国的实力受损。若不是派遣多尔袞去朝鲜盘剥了上百万石粮食,稳定了国內局势,后果不堪设想。然而,朝鲜毕竟是个小国,经过这次盘剥,已无多少粮食可搜刮。若不能进攻中原,金国国內必將动盪不安,
根本没有资格坐观成败。
范文程沉思片刻,说道:“陛下,大同社在中原实行清洗地主士绅的政策,这让中原地主士绅惶恐不安。他们急切希望有人能抵挡大同社。若八旗铁骑能做到这一点,对中原土绅大族来说,大汗就是他们的救星。以臣对中原大族的了解,他们自私自利,为了保住自家私產,甚至不惜暗杀天子。为了保证自家土地,他们很可能会接受大汗入主中原。”
范文程顿了顿,又接著说:“不过,大同军的强大战斗力也是毋庸置疑的。一个月攻占两大行省、上百座城市,其战力不输给我大金。此战风险极大,若我八旗铁骑能战胜大同军,中原士绅必然拥戴大汗为天子;但若战败,金国国运可能就此断绝,大同军甚至可能攻入辽东。所以,与明朝联盟入关,风险与收益並存。”
说完,范文程拱手行礼,道:“至於如何抉择,还请陛下深思熟虑,臣不敢妄言。”
皇太极陷入了沉思。他征战数十年,深知此时入关风险巨大。但正如范文程所说,此时入关利益也极其诱人。一直抵抗金国的大明士绅有可能会承认他,甚至欢迎他入主中原,以抵抗大同社。
皇太极是金国汉化最深的人,他不仅想做八旗的大汗、金国的皇帝,更渴望入主中原,成为天下的皇帝。为了实现这个目標,他重用范文程、寧完我等汉人文臣,让寧完我制定汉人朝廷的制度。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更好地统治中原。
如今,这样一个机会摆在眼前。他可以藉助抵抗大同社的名义,获得中原土绅的承认,以最小的代价入主中原,他根本不会放过这个机。
但唯一的阻碍是,八旗子第能否打得过大同军?
皇太极在殿中来回步,思考了许久。突然,他停下脚步,起身坚定地说:“朕要做天下之主,不能眼睁睁看著大同军残害天下的士绅。”
范文程听到皇太极的话,眼晴一亮,说道:“如此,陛下可以打出『助明灭暴”的旗號进入关內。关內士绅必然会闻风而降,迎接大汗的到来。”
皇太极微微点头,他內心也是一阵惶恐。他知道这將是一场决定金国命运的豪赌,胜了金国將会一飞冲天,將会主宰天下未来几百年的命运,败了,金国积累了几十年的国运將会被挥霍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