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信中还分析道,以他对徐晨的了解,大同社占领整个北方之后,最起码需要三五年时间来消化北方的局势。如果北方继续爆发灾情,大同社要把主要精力在抗旱救灾上,想消化北方的时间会拖得更久。

陛下则可以抓住这个机会,统合南方的力量,以江南之財富强兵,建设水师力量,进可以北伐中原,退可以划江而治。

看到最后,贺函还特意叮瞩陛下,看到此信之后,应当立刻准备,万万不可迟疑,否则满盘皆输,陛下也將会被贼寇所俘虏。

崇禎看完书信,內心犹如翻江倒海一般,极其复杂。他既埋怨贺函不听旨意,非要和女真人死战。他这样做,朝廷损失了10万精锐,京城这下真的是保不住了,大明北方的领地也再也没有希望了。

但从这封书信当中,他又能真切地感受到贺函是真心为他著想,不惜拼死一战也要维护他的名声。这一点,比起大明的满朝文武,不知道强了多少倍。那些人,只知道把责任都甩给他,从来没有真正为朝廷和他这个天子考虑过,满朝文武皆是自私自利之辈。

同时,崇禎也察觉到贺函对他有一丝怨气。贺函是在理怨他去年没有听他的,南下扬州去抄那些富商的家,导致一招错满盘皆输。

崇禎现在想起来也是无比悔恨,当初他要是不听周延儒,祖大寿这些人的话,把朝廷的主要精力和兵力都放在对抗大同军身上,朝廷也不至被这场突如其来的旱灾打的措手不及,没办法賑济中原的百姓,导致军心民心全失,中原士兵面对大同军纷纷投降,朝廷一败涂地,

今年也没听他的话,立即南下,以至於他需要用这种极端的手段来逼自己南下。

而想到这里,崇禎仿佛一下子理解了贺函当初內心的无奈。他意识到,自己似乎有点辜负了这位忠心耿耿的“戚少保”。

朝廷能不能打得贏大同军,隨著大同军来到了直隶,崇禎已经越来越看不到希望了。敌人仅仅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从关中打到了直隶,而朝廷的这些军队,连维持京城的稳定都做不到。

靠著这些大军守住北方,甚至还要击败敌人,崇禎知道,当初自己想得太天真了。

他缓缓走到窗前,望著窗外那阴沉的天空,心中五味杂陈。南下江南,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但或许也是他如今唯一的出路。可这意味著,他要放弃北方的大片领土,放弃祖宗打下的江山。想到这里,他顿时觉得羞愧无比,脸面无光,祖宗传到他手中的江山要丟了。

崇禎转向身旁的李轩,声音低沉而疲惫地问道:“李爱卿,你对朕说说,凭朝廷现有的力量,

究竟能不能守得住京城?”

李轩闻言,眉头紧锁,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他的內心十分纠结,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將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大同军的强大。

在这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大同军长驱直入上千里,那强大的动员力、组织力,以及土兵们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朝廷那些暮气沉沉的军队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別。

即便京城驻守的全是像秀子营那样的精锐部队,都未必能够守住这发可危的京城,更何况如今守在京城的大多是些乌合之眾,战斗力实在堪忧,这京师的结局只怕也会和洛阳城一样,坚守不了几日就会崩溃,但这样的话他很难对天子说出口。

看到李轩沉默不语,崇禎心中已然有了答案。他苦笑著摇了摇头,自嘲道:“朕明白爱卿之意,终究是朕太过不切实际,还心存那万分之一的侥倖,想著可以胜利。”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愧疚,缓缓说道:“是朕负了贺爱卿,以至於贺爱卿要以死进諫。如果朕今日选择逃走,只怕他日在黄泉之下,也没脸见太祖皇帝和大明的歷代先帝,更没脸见贺爱卿。

这条路是朕自己选的,那朕就走到底,也算是对贺爱卿有个交代了。”

“王承恩。”崇禎提高了声音严肃道。

“奴才在。”王承恩连忙上前,恭敬地答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