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吴襄严肃道:“我等和大同军並非没有谈判的资本。我们手中有京城和10万大军,这就是最大的筹码。大同军再厉害,但想要攻克一座有10万士兵驻守的城池,伤亡定然不小。他们也会权衡利弊,这就是我等谈判的资本。”

“当初徐晨愿意以千石粮食放了贺虎臣他们,可见他是真看不上我等,认为我们这些將门还没有十几万石粮食重要。”

马世龙摸著下巴,沉思片刻后说道:“想要让大同军重视我们的谈判,就得展现出我们的实力。我认为良乡是一个好地方,如果能在此阻击大同军一段时间,给大同军造成巨大伤亡,让他们见识到我们的厉害,徐晨自然知道我等不可欺,这样就能为谈判增加筹码。土地拿不回来也就算了,但家丁一定要保住,这是我们的根基所在,要不然我等局便去了江南,那也只是虎落平阳。”

眾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经过一番商议,他们最终决定,在京师前面的良乡县派精锐的力量和火炮,全力阻击大同军。

他们要让大同军看到他们的实力,为接下来的谈判爭取更多的筹码。

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1月2日,凛冽的寒风席捲著直隶的大地,但有一首歌谣却如同燎原之火,迅速在这片土地上迅速蔓延开来。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大同,管教大小都欢悦。杀牛羊,

备酒浆,开了城门迎大同,大同来了分田地。吃他娘,著她娘,吃著不够有大同。分田地,不当差,大家快活过一场。”

自从大同军踏上直隶的土地,这首简单直白的大同分由歌便在乡村间传唱开来。

起初,只是几个零星的地方有人哼唱,然而,就像星火遇上了乾燥的柴草,这首歌谣很快便以燎原之势,传遍了整个直隶的乡村。

对於直隶的百姓来说,这首歌谣就像是黑暗中的明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唱著歌,发泄对地主土绅压榨的不满,盼望著大同军能早日打到自己的家乡,把那些大户的土地分了,让自己也能拥有一块属於自己的土地,过上安稳的日子。

而那些直隶的地主土绅们,则陷入了惶恐不安的状態。传说中的大同军终於来到了他们的地盘,看著那些平日里被他们欺压的“泥腿子”们唱著分田歌,眼中还带著幸灾乐祸的意味,他们既愤怒又害怕。

偏偏网络的手段他们都不敢,哪家的小子用鞭子佃户,以前他们咬牙就忍了,现在这些人会说:“打吧,打吧,你们没几天好日子过了,等大同军来了全给你们拉清单,今天的鞭子俺全记得,迟早会打回去。”

面对这种情况,乡下的地主土绅只能召回子嗣躲在家中,他们就像在即將沉没的大船上的老鼠,无路可逃,只能死死的躲在自己认为最安全的地方。

顺德府,巨鹿县,王家村。

这是大明北方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村落。这些年,朝廷的税收不断增加,天灾人祸也接连不断,村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

不过,他们也算是幸运的,因为卢象升组建的天雄军,保护了当地的太平。即便北方遭受旱灾,顺德府依旧维持著相对的稳定,不像中原各地那样流民遍地。

这一天,一支军队突然来到了这个小小的村落,立刻引起了村民们的警惕。在村里有威望青壮的指挥下,老弱妇孺都躲进了祠堂,青壮们则拿著叉子,紧紧地堵在村口。

连长侯远站在队伍前方,大声喊道:“我们是大同军,是百姓的军队!”

这时,一个村民小心翼翼地问道:“你们就是分地的大同军?”

侯远坚定地回答:“没错!”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