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朱猛:你的本事很一般,当皇帝更差
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2月2日。
京城的关寧军营房內,有一股大厦將倾之感,大同军要杀到京城了,现在连大名普通的士兵都知道了,不止上面吴囊这些种兵想要找出路,中层的守备,千户,百户他们也要想办法找出路,偏偏他们最难受,想要和吴囊一起和大同军谈判,他们还不够资格,想要和普通土兵那样睡得香,偏偏他们家里又有不少土地,如此上下挤压让他们两头难受。
唯有明军普通土兵,他们吃饭饭吃的香,睡觉睡得著,而后他们也聚在一起相互討论大同军的事情,他们本来家產就不多,自然不担心土地財產被瓜分了,反而兴致勃勃的在討论自己能分到多少土地。
“这大同军的徐大王会分地,你说会给我们分多少?”一个叫吴越的士兵小声说道。
“有说30亩的,也有说50亩的,还有说100亩的,但不管怎么传,分地是一定的。”一个叫马林的士兵道。
吴越道:“俺们有十万人,这加起来不有几千万亩地,徐大王哪来这么多地分?”
马林笑道:“当然是大户手中了。”而后他不屑的说道:“俺们这些將军为什么忠心耿耿,俺们看惯了他们无耻的嘴脸,有谁认为他们会忠於皇帝?
还不是因为徐大王要分他们的地,他们才对天子忠心耿耿,你说整个天下有多少地还不够我们分的,就俺们將军一家的地,就够好几千人分,你说大明有多少將军,多少文臣,多少大户。”
四周的士兵纷纷点头,觉得马林说的有道理,而后一个士兵又问道:“你们说我们是分京城的土地,还是分自己家乡的土地。”
马林想了想道:“俺估计,京城人多,每个人能分的地就少一些,俺们边疆人少,地多,能分的地就多一些,那些说分上百亩的估计都是那种边疆的地方。”
一个士兵马上到道:“边疆的地也好啊,白捡上百亩地谁不乐意?”
“是啊,是啊,白捡的土地还有什么讲究,上百亩地开拓出来,那我等能过上小地主的生活。”
马林道:“所以哥几个一定要记住,大同军来的时候枪口朝天,他们打过来的时候马上举手投降,可不能影响我等分地,现在都2月份了,早点分完,早点种,可不能耽搁春耕。”
四周的士兵纷纷点头,同时也为马林的远见竖起大拇指,不是他提醒大家都忘了,现在都2月份了,马上要春耕了,这战爭还是要赶快结束的好,可不能耽搁自己分地,耕地。
普通的明军士兵憧憬著快点结束战爭,得到属於自己的土地,吴襄他们此时则觉得天都要塌了。
关寧军,营房。
宣大总兵马世龙、蓟州总兵侯世禄、辽东总兵吴襄、山东总兵杨御藩等人,得知良乡战报之后,一个个呆若木鸡,一动不动,
良乡县距离京城不足百里,宋伟投降的消息在当天夜里就传到了他们耳中。一大早,他们便匆忙匯聚在此,可此时却都沉默不语,不知该从何说起他们原本已经对大同军的实力有了极高的预估,为此精心准备了一支最精锐的大军去阻挡。不仅提前发放了赏银,装备给了最好的,武器也给了最好的,做了能做的一切能准备,他们承认大同军强大,但自认为自家的家丁也是一等一的精锐,应该可以和大同军手腕。在他们的设想中,
良乡城怎么也能坚守个半个月。
然而,现实却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打在他们脸上。上万精锐驻守的良乡城,连三天都没守住,仅仅两天的攻城战,就宣告失守,这要换成京城他们能守住多久?
10天?
半个月?
但他们清楚京城沦陷是必然的事情,他们根本无力反抗这个结果。
祖泽润打破了沉默说道:“姑父,既然大势已去,我等还是投降吧。保住有用之身,日后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祖泽润是在场所有人当中,最能接受这个结果的人,倒也不是他心理素质强,而是他是所有人当中唯一有退路的人,他父亲祖大寿带著5000铁骑跟著侯恂下了江南,这意外之举为家族留了一条后路。所以,他现在最要紧的是想办法脱身到江南去。按照大同社以往的惯例,献出城池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