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李文兵道:“遵命!”

而后徐晨想了想道:“这次黄河决堤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警告。黄河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大修了,想来堤坝已然千疮百孔。只是这些年北方乾旱,才没有决堤。但这次只是雨水集中在黄河中游两岸,一下就决堤千里,淹没了好几个县城。显然黄河大堤已然难以支撑,我们乾脆借著这次的机会,治理黄河,整修黄河的河道。在中原成立治水总部,由我亲自主持。”

刘永听了,连忙劝道:“都督,您还是坐镇京城,治理黄河还是由其他人去做吧,我大同社不缺治水的人才。”他担心徐晨亲自前往治水会有诸多不便,也希望徐晨能留在京城统筹大局。

陈子龙马上主动请命道:“属下愿意为治水总督。”

陈子龙確实是个合適的人选。这些年,陈子龙在河套开闢了上千万亩的田地,修了 3000多里的水渠,在整个大同社治水能力也是一等一的。

但徐晨这次的目標不单单是要堵住黄河堤坝,更是想要让黄河改道,增加北方的水量。而想要让黄河改道成功,没人比自己在行,因为他知道后世黄河又改回哪条河道,就是在考兰县,铜瓦厢再次改道济水。

徐晨说道:“这次不单是要治理黄河的堤坝,我还有个想法,就是想办法让黄河改道,让黄河河道由江淮地区,改到北方通过济水流向渤海。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黄河淤塞了淮水,导致淮水动不动就发大水。以至於在宋朝之时,江淮地区是鱼米之乡,而到了大明已经成为灾害频发的贫瘠之地了。黄河河道北上,江淮地区的水域就可以恢復生態,只要稍微整治一番,江淮就可以再次成为天下的鱼米之仓。”

他接著又说道:“而黄河北上第二个好处就是,解决北方乾旱缺水的问题。这些年大家也应该发现了,北方的水汽一年比一年少,乾旱一年比一年严重。黄河是天下最大的河流之一,其水量对於北方来说至关重要,黄河河道改道向北,可以明显改善北方灌溉问题。所以这次治水至关重要,他不单单是治理黄河,更是在治理淮河,梳理整个北方的河道,可以彻底改变北方的农业生態,让北方不至於再遇到个旱灾,百姓就要哀嚎遍野。

这个工程要统合多个行省,州,县,调动的民夫可能有几百万,对我大同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工程,不容有失,必须要由我亲自去监督。”

其实,从去年开始,徐晨就有治理黄河的打算。黄河直直地往南流,总是让他觉得很彆扭,也非常可惜,黄河这几百亿立方的水,留在北方能灌溉多少土地,给北方生產多少粮食,但去了江淮却只能造成洪灾,淤塞江淮的河道,这次治理黄河就是在系统性的梳理北方的灌溉体系。

这段时间,他不断地收集黄河河道的资料,又把自己脑海当中后世黄河的河道画了出来,已经大致確定了,在考兰县这里,掘开河道进入济水河,就可以让黄河恢復故土。

但徐晨想了想,这个工程庞大到整修整个北方的河道系统,他一个人也不够,於是他说道:“你也跟我一起去中原。”

陈子龙:“遵命!”

徐晨说出那庞大的治理黄河並改道的计划,让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沉默起来,眾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担忧和疑虑的神情。

刘永率先站起身来,神情恳切地说道:“元首,我等也不是不同意治理黄河,只是这工程消耗的人力物力巨大。若我们全力治理黄河,就没有足够的资源南下统一江南。

如今崇禎的太子已经登基,南朝各行省已经整合在一起,据说他们还编练出 20多万乡勇。江南毕竟是富裕之地,再给他们时间整合江南的资源,属下担心我大同军难以攻克江南,会形成南北朝的態势,何不等我军一统天下之后再来治理黄河。”

如果徐晨只是简单的治理黄河,刘永都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但徐晨却是要黄河改道,黄河的流水量何其多,连淮水都难以充分容纳,现在让北方各条河流哪个够资格成为黄河的主干道?

想要让北方的河流承接黄河的水,必须要重新修河堤,扩大河道,这就要修上千里的河堤,需要动用的人力物力,那是和大运河是一个等级,大同社的动员和组织能力虽然比隋朝强,但开启这么一个庞大的工程,接下来几年大同社將会什么动作都做不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