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大同八年(公元 1632年)7月 5日。

河南行省孟津的第一农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此前肆虐的洪水虽已退去,却留下了满目疮痍。浑浊的泥水在低洼处匯聚成一个个小水洼,阳光洒在上面,反射出刺眼的光。泥泞的道路上,脚印和车轮印交错纵横。

各地的灾民如归巢的候鸟,陆续回到了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黄茫茫的一片,让他们不知所措,地没了,家没了,什么都没了。但很快大同社就將这些灾民迅速组织起来。

由於时间紧迫,已来不及进行细致的分地工作,徐晨便以大约一万人组建起一个农场。如今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上百个农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就在这时,一群特殊的人出现在了农场的边缘。上百个读书人,他们身著长衫,原本整洁的衣衫如今沾满了灰尘,脸上写满了疲惫。

他们拖著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地朝著农场深处走来。一路上,他们看到了十几条大大小小的沟渠,这些沟渠就像大地的脉络,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排水系统。沟渠里,涓涓细流潺潺流淌,这些水流匯聚到主干渠道,最终匯入到奔腾不息的河流之中。

在排乾了水的农田里,无数的农户正忙碌著。青壮们挽起衣袖,露出结实的肌肉,他们喊著嘹亮的號子,奋力拉著犁。那犁鏵在泥土中翻起层层黄土,老人们和妇女们跟在后面地扶著犁。孩子们则像欢快的小麻雀,跟在队伍后面,將一株株红薯苗轻轻地插入泥土中,然后用小手仔细地盖上土,再从旁边的水桶里舀起一勺水,轻轻地浇在苗上。

这些读书人对眼前的场景並不陌生。

这种热火朝天的场面,让他们感到既熟悉又亲切。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在这样的规模宏大的会战中,很有可能遇到社长徐晨。对於他们来说,当著社长的面陈述自己的冤屈,已经成为了他们唯一翻身的机会。

很快,在士兵的带领下,他们见到了正在拿铲子挖沟渠的徐晨。徐晨穿著一件朴素的粗布短衣,戴著一顶宽阔的草帽,脸上满是汗水,头髮也被汗水浸湿,贴在额头上。他手中的铲子有节奏地挥舞著,將一铲铲泥土挖起,堆放在一旁藤筐当中,横框装满了泥土,由独轮车推著离开。

看到徐晨,戴著眼镜的杜飞再也忍不住了,当即涕泗横流。他三步並作两步地衝到徐晨面前,扑通一声跪下,哭诉道:“社长,您身边有奸臣啊!我上书建议社里谨慎对待孔家,那都是为了我们大同社好啊!孔家是天下的文宗,我们这样对待圣人的子弟,必然会引起江南读书人的惶恐和愤怒,这对我们大同社下一步攻占江南会造成极坏的影响啊!结果张大却说我忘记了大同理想,还免了我的职务,您可要为我做主啊!”

其他的社员看到杜飞开了头,也都激动起来,纷纷围了上来。一个社员涨红了脸,大声说道:“社长,张大这是在蓄意报復啊!您说过言者无罪,我们不过是表达自己的意见,怎么就要受到处罚了呢?”另一个社员则气得浑身发抖,指著远处,骂道:“张大就是新的魏忠贤,社长,您可不要被他蒙蔽了啊!”

徐晨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来,微笑著看著大家,温和地说道:“不要急,一个个来。”然后,他把目光转向杜飞,打趣道:“这么多年还是没变,还是那么喜欢哭。”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