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324章 崇禎:我回我家,还要付钱!

大同八年(公元 1632年)8月 8日。

京城被一层厚重的乌云笼罩著,仿佛一块巨大的灰色幕布,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阳光被完全遮挡,看不到一丝踪跡。昨日一场大雨倾盆而下,雨水迅速匯聚,淹没了京城的三条街道。傍晚时分,雨势总算停歇了一段时间,可清晨过后,依旧稀稀拉拉地下起了小雨。京城上下的百姓们,个个面容愁苦,眼神中满是焦虑和无奈。

北方已经乾旱了好几年,老天爷似乎要把这几年没下的雨,在今年全部补回来。

6月,京城暴雨频发,引发了小规模的洪水,好几个村庄被无情地淹没。如今已经到了 8月,雨水不但没有减少的跡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果这雨继续下下去,今年的麦子全都得烂在地里,粮食又没了指望,这让本就饱受天灾之苦的百姓们如何生存?老天爷真是不给人活路啊!

水湾庄,永定河河岸上。

两个穿著蓑衣的青壮男子,正满脸警惕地看著即將与河岸齐平的河水。河水浑浊而湍急,浪涛拍打著河岸,发出沉闷的声响。

其中一个带著书生气的青年,望著滔滔河水,不禁嘆息道:“这些雨水要是能去了山西行省、山东行省那该多好,那两处正缺水,京城却雨水泛滥成灾,这世道究竟是怎么了?”

名叫春生的男子气愤地说道:“老天爷也像那些地主老財一样,看不惯人过好日子。”他的脸上写满了愤怒和无奈,如果不是对上天还有一丝敬畏,他这个时候真的要破口大骂了。

好不容易大同社给他们分了地,税收也减免到只有以前的一小半,现在七成的粮食收入都归他们所有了,大同社还说了以后他们都没有徭役,有人敢压榨他们就直接打回去,日子眼看著就要好起来,偏偏老天爷要这么捉弄他们,断断续续下了两个月的雨,这让他们的希望又一次破灭。

书生苦笑著摇了摇头,说道:“以前我以为上苍都像人一样欺软怕硬,现在看来上苍连硬的也欺。”其实,还有一句话他没有说出口。在他內心深处,觉得上苍还是公平的,哪怕北方被大同社掌控了,该降临的灾祸依旧会降临,並不会专门针对他一个人。

没错,这个书生就是曾经高高在上的崇禎皇帝。如今,他已没有了往日的威严和尊贵,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

这场北直隶的雨已经下了两个多月,依旧没有停歇的跡象。大同社开始积极防备北直隶的水患,准备抗击洪水的物资,將河道划分给各村负责,安排人员 24小时不停地监督。

然而,即便如此,永定河的河口已经被衝破了好几缺口,十几个村庄被洪水淹没,好在永定河不是黄河这种大河,缺口发现的早,现在已经被堵起来。

但这只是治標不治本,大明已经有几十年没有正式修过河堤了,永定河的河堤早就破败不堪了,谁也不知道洪水会从哪里爆发出来。

最关键的是,这场雨还没有过去,京城的抗洪工作就不能结束,开启整修河堤的工程,大同社上下只能继续和洪水抗爭。崇禎作为水湾村的物资统计员,被安排到了这里。

春生好奇地问道:“看先生你也是读过书的,怎么不留在京城,却要跑到这里来守河堤?”

崇禎无奈地笑了笑,说道:“在这里守河堤赚钱更多。我有两个妻子,她们都怀孕了,需要更多的钱来维持生活。”

崇禎的身体一向很好,在俘虏营的生活规律而健康,很快他的两个妃子又重新怀孕了。为了让即將出生的儿女生活得好一点,他的两个妃子每日都在家中编麻袋、草袋,积攒孩子的生活费,连崇禎的女儿都上去帮忙。

在这个时代,没有蛇皮袋,麻是一种珍贵的纺织原材料,所以麻袋的价格极高,而且数量极少。大同社便用麦草腾条来编织草袋,作为堵缺口的沙袋使用,因为需求数量极大,大同社发动了整个京师的妇女来编,编好这样一个草袋能赚三文钱。崇禎本是个高傲的人,自然不想看到自己的婆娘怀孕了还要如此辛苦。

於是,他向赵汉卿请求,给他一个赚钱多的差事。赵汉卿將此事上报到总理衙门,刘永他们知道之后,经过商议,询问他愿不愿意回到紫禁城去当戏曲团演员。

“戏曲团演员?”最开始崇禎是莫名其妙的,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差事?

后面赵汉青带著他再进入一趟紫禁城,紫禁城的模样已经大变了,普通的百姓可以隨意进出,再也不是当初的深宫大內,这些百姓的涌入反而给紫禁城带来了活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