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到京城的李文兵道:“这其中还有不少家族都是我大同社员,就像这个起头的高秀英,以前高迎祥是义军,她经商还说的过去,但现在高迎祥已经成为了我大同社將军了,难免会有人为了討好高迎祥而给高秀英带来便利。”
“大明是如何亡的,不就是这些勛贵,官员家族霸占田地,矿场,而后偷税漏税,把一个大明王朝蛀的千疮百孔,今日不限制他们明日大明就是我大同社的下场。”
刘永道:“元首,某可以让刘家把產业都给捐出,我的俸禄足够养活一家人,但大部分大同社员他们的俸禄最多养活自己的妻儿,顾及不到家族之人。
如果一刀切不允许他们经商,允不允许他们去做夫子,做我大同社的官员,如果允许,一地官吏都是社员家眷,我大同社乾脆弄个传俸官得了。
如果不允许,那我们大同社是不是要养著他们?
但这又不成了我大同社的皇亲国戚,现在我们光社员就有十几万,他们的家人只怕突破了百万了,这么多人,我们大同社又怎么养得起?”
听完刘永这番话,大家也觉得很有道理,总不可能一人当差,其他的所有人都不能做事吧。
但如果现在不堵住这个口子,大明已经给他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大明任何赚钱的行业都被这些地主士绅把持著,不给普通百姓留任何一条出路。
徐晨想了想道:“现在我大同社已经立国一些规矩现在就要立好,县令以下的官员,不限制他们家属从业,但经商不允许在他们的属地,县令,知府以上不允许在同行省经商,尚书以上的职位,家属特定行业不允许进入,同时为了取信天下的百姓,尚书以上的官员要定期公示財產。大家觉得如何?”
李文兵点头道:“这样既可以兼顾社员的家庭,又可以向天下人展示我大同社公平,某同意。”
刘永想了想也同意,大同社三巨头都同意了,其他执政也纷纷同意
而后他看向赵叔道:“统计一下,有家人经商的社员,告诉他们设立新规,该禁止经商的禁止经商,该上报財產的上报財產。”
赵叔道:“遵命!”
徐晨看到这次各地的商人联合当地官员提议修轨道之事,这种事情堵是堵不住的,只能正確引导。
他想了想道:“为了支持產业的发展,我提议再成立一个经济產业省,每年定期召集民朝的行业巨头议事,帮他们解决发展的难题和困。”
刘永点头道:“某同意。”
李文兵道:“同意!”
其他大同社执政纷纷同意。
有上次的教训,不敢写的太详细了。见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