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瀋阳城中的百姓也如同枯槁,出现在城池之外的也是饿的面黄肌瘦,城中的房屋看不上有多少炊烟,这场大雪下来不知道有多少人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瀋阳城的百姓却觉得这个冬天格外难熬,而皇太极也有相同之感。

金国此时的外部环境恶劣到了极点。大同军在辽西、辽东两面形成了强大的压制態势。

他们不断修筑堡垒,就像在金国的领土上扎下了一根根钉子,逐步扩张著自己的地盘,无情地压缩著金国的战略纵深。当年努尔哈赤制定的海禁政策早已被彻底破除,大同军如同潮水一般,一步步向金国腹地推进。

但皇太极对大同社的策略却没什么好办法,派出小股骑兵去拔出这些钉子,大同社的人就会缩到堡垒当中来,骑兵攻不出这些堡垒,但如果派出大鼓的军队,大同市的主力就会前来,皇太极没有把握战胜大同军主力,於是只能眼睁睁的看著绞索一步步逼近自己。

他麾下的八旗骑兵,如今经歷了多次战败,士气已低落到了极点。他们站在城墙上,眼神中透露出疲惫和恐惧,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豪情壮志。

金国曾经的盟友也纷纷离他们而去。在东边,原本作为金国粮仓的朝鲜,已被大同社重新攻占。现在的朝鲜王,政令出不了皇宫,整个朝鲜的局面被张献忠牢牢掌控。

张献忠利用朝鲜的地理优势,反过来对金国进行封锁,不允许一粒粮食流入金国。而他自己却从朝鲜弄到了 200万石粮食,用来支援辽东的大同军。

西北方向,蒙古部落也全部倒向了大同社。他们纷纷前往京城,参加所谓的公民议会,彻底与金国划清了界限。

曾经与金国紧密合作的晋商,也被徐晨连根拔除。失去了晋商输入的铁器、武器、粮食、布匹等生活物资,金国的经济彻底失控。物价飞涨,市场上却空空荡荡,没有商人愿意冒著风险运输货物到金国。

金国內部的局面同样无比混乱。瀋阳城內,粮食入不敷出。儘管皇太极三令五申严令军纪,不许八旗士兵抢劫包衣农户,但飢饿让这些士兵失去了理智。他们自发地抢劫辽民的口粮和种子粮,逼得辽民走投无路,只能逃到大同社的地盘。这进一步打击了金国本就不多的兵源,使得金国的实力前所未有的虚弱。

阿济格像莽夫一样,叫囂著拼死一战。但皇太极心里清楚,现在的大金连在辽东、辽西的大同军都打不贏。即便侥倖打贏了一场战斗,又能改变什么呢?

大同军不像腐朽的大明,他们有著强大的后备力量,即便损失了三四万的人,也能迅速再次召集三四万精锐。而金国如果拼光了这三四万精锐,就將彻底灭亡,他只剩下这一点本钱,根本不敢轻易下场。

多尔袞提出再次进攻朝鲜国,掠夺那里的粮食。但皇太极想了想还是否定了这个战略。如今的局势与明朝时期大不相同,家门口就有几万大同军虎视眈眈。女真人的主力如果去了辽东,瀋阳就保不住;去的人少了,又担心多尔袞的军队会被张献忠包围,现在的金国已经承受不起一场大的战爭损失。

他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困兽,站又不能站,退又不知道往哪里退,只能眼睁睁地看著大同军一步步逼近。皇太极把议和当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他盼望著能通过议和,让金国暂时摆脱这绝境,给金国一点喘息之机。

“陛下,陛下!”范文程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声音在寒风中颤抖。“大事不好,大同社否定了我们议和的想法,徐晨要我们无条件投降。听大同社的意思,他们不打算放过我们,要为辽东 500万百姓报仇。”

皇太极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他望著漫天飞舞的大雪,心中涌起一股绝望。

范文程平復了自己的情绪想了想道:“陛下,为今之计,我等只能和南明联盟,朝鲜王也对大同社很不满,三方联合,如此才能爭取学习的喘息之机。”

皇太极摇头道:“当初大明,朝鲜,蒙古也是三方联盟,围堵我金国,但结果怎么样,他们还是逐步被我大金击溃,不管是朝鲜和南明,他们都是徐晨口中的猪队,不但起不到牵制敌人的作用,甚至有可能送人头,壮大大同社,我金国不就是这样被他们一步步壮大的。”

范文程道:“但我大金已经没多少出路了,现在哪怕是有根稻草也要抓住,更不要说南明这一年也招募了几十万的大军,多少能起点作用。”

皇太极想了想觉得哪怕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也不能放过,於是道:“那就拜託先生为使者去和南明议和。”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