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们上报大同社的庶务部,让自己的家人把名下的作坊卖出去。韦富在江南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既钦佩大同社敢刀口向內整顿的勇气,又意识到这是个绝佳的机会。他从事走私生意,虽然赚了不少钱,但始终觉得这是在刀尖上跳舞,隨时都有性命之忧。
而开纺织作坊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份实实在在的產业,而且他家对这个行业熟悉,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赚一份辛苦钱还是可以的,更重要的是能有一个长久的基业。
韦富谢过武锋后,便带著一行人来到了扬州城內。他们径直前往扬州城的期货交易市场,刚一进去,就看到里面掛了几十家作坊出售的信息。市场內人来人往,有卖家在焦急地等待买家,也有买家在仔细查看资料。
因为之前扬州城被清洗了一波,许多富裕的人家受到牵连,有能力购买作坊的人不多,再加上这些作坊的价格不低,所以至今也没多少买家。
韦富在市场里仔细地看著这些作坊的介绍资料,而后又一家一家地走访,查看作坊的设备、场地和工人情况。每到一处,韦富都仔细询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防止自己被坑害,好在他原本就做过纺织厂的东家,对纺织的设备和流程都了解。
经过一番考察,韦富最终选了一家拥有上百架全新纺织机的作坊。然后双方在期货交易市场办理了交接手续。韦富了1万两银子,正式成为了这家作坊的新主人。
交易完成后,韦富从怀里又掏出一张工商钱庄的存摺递递给堂弟韦毅,语重心长地说道:“以后这家丝绸纺织厂就是我韦家的根基了,以后你就不要跟著我去贩私盐,在这里做掌柜的。
好好地看住这家纺织厂,这里有3万两银子,你去再买一些纺织机,扩大產能。大同社里没那么多苛捐杂税,也没那么多权贵敢欺压人,你要好好经营,为我韦家在扬州打下根基。”
韦毅双手接过存摺,严肃地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堂哥你放心,我一定会把纺织厂经营好。”
买一下作坊之后,韦富一路穿街走巷,来到了一处相对幽静的院子。韦富走了进去,只见院子当中,几个伙计正忙碌地印刷著书籍,油墨的香气瀰漫在空气中。
“老高啊,我又来看你了!”韦富爽朗的声音打破了院子里的寧静。
正在印刷书籍的伙计们纷纷抬起头,看到是韦富,脸上露出了熟悉的笑容。其中一个伙计停下手中的活,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著说道:“主编在办公室呢,您直接进去就行。”
这里便是高登重新开办的重民报馆。原本的伙计他也没放弃,询问他们愿不愿意去扬州。
金陵的局势日益艰难,想找一份养活家小的差事更是难上加难,再要碰到一个有善心的东家,那更是奇蹟。这些伙计们对高登十分敬重和感激,也都信任他的决定,於是一咬牙,带著全家老小跟著高登来到了扬州城。
韦富顺著伙计所指的方向,穿过一条狭窄的走廊,来到了高登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布置得简单而整洁,一张书桌摆在中央,上面堆满了书籍和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