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任大任、任大勇三人一路从苏州穿过长江,来到了扬州城。任大任虽说要投靠大同社,但那不过是一时的气话。
真到了扬州城,他举目无亲,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好在他们很快发现扬州明镜报主编是他们的好友金圣言,於是三人便来投靠金圣言。
然而,他们来的却不是时候。因为中原闹旱灾,金圣叹打算再回中原去採风,自然就没时间招待这三位朋友了。
当黄宗羲他们听到金圣叹要去灾区的消息,眼前一亮。他们本就想了解大同社的情况,还有比深入灾区更能了解大同社情况的地方吗?於是,他们便跟著金圣叹来到了开封府。
此时,站在这乾旱的土地上,金圣叹向他们解释道:“一台抽水机大概能灌溉百亩农田,光靠抽水机肯定是不行的,元首只是想暂时控制住旱灾。
元首为了保证灌溉,直接在堤坝上建排水站。黄河的水位本就高过田地,这样一个排水站能灌溉几千亩上万的良田。”
黄河水位太高,在这个时候居然是优势,只要建立一个后世的那样的排水站,依靠高度的优势,黄河水就可以顺流而下的灌溉,附近的田地,只要挖好分支的水渠,一个排水站可以灌溉几千到上万亩的土地。
任大任惊愕地说道:“挖开黄河大堤,这是哪个蠢货想出来的主意,现在是能灌溉了,等来年怎么办?看著下游全被淹了吗?”
天下还有这种抗旱的方式,这不是鼠目寸光,你今年倒是抗旱了,但来年怎么办,看著黄河水淹没沿岸的田地,这到底是在救灾还是在製造更大的灾害?
金圣叹笑著安慰道:“放心,大同社会用水泥竹筋修筑堤坝,这样的堤坝鼠蚁都啃不动,坚固异常,足够抵挡黄河之水。你们若是不相信,我带你们去看看。”
三人跟著金圣叹来到了黄河大堤边,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震惊不已。黄河的堤坝当中好像嵌入了一块无比巨大的石头,比城墙还要高,还要厚,仿佛是天然就存在在这里一样。但仔细观察,人工的痕跡却非常明显。它在黄河堤坝內外有两道喇叭一样的河口,而在下方就有石板一样的闸口。
金圣叹指著那巨大的建筑,介绍道:“这就是北方用得非常多的水泥。这种东西乾燥时如同粉末,但搅拌了沙石、清水,却如同泥浆一般,晾乾之后就变得坚如磐石。大同社很多的工程都是用水泥建造的,而加了竹子做筋,比城墙还要艰苦,元首做过实验,修了一个一丈多厚的堤坝用10门大炮轰炸都炸不开。”
这下两人终於鬆了一口气,这种比岩石还要结实东西做大坝,不用担心黄河会绝口。
而此时农户已经把外围的堤坝给拆了,黄河之水流到了这个排水站当中,被水坝的闸门死死的挡住了。
“开闸!”一个抗旱会员大吼道。
眾人用力地转动著闸口的开关,隨著一阵“嘎吱嘎吱”的声音,闸口缓缓打开。
黄河水如同一条巨龙,奔腾著从了排水站,涌到黄河的堤坝的另外一端,顺著渠道流向了乾涸的田地,他们看著一条浑浊的水流,在靠近田地的当中分成了多条支流,这些支流又流到了水渠当中,原本还在乾旱的土地瞬间得到了滋润。
农户们快速的跑到自己田地当中,用这些水灌溉自己的田地。
金圣叹道:“能万眾一心,方可人定胜天,如此的旱灾都能战胜天下,还有谁能成为大同社的对手。”
黄宗羲、任大任、任大勇三人站在一旁,看著这壮观的景象,心中充满了震撼和敬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