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实力足够了,该驱逐洋人了
大同十一年(公元1635年)二月二十日,河南行省,考兰县。
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中,飘著朵朵如絮般的白云,冬日的寒气尚未完全消散,清晨的空气依旧带著丝丝阴冷,唯有那暖烘烘的太阳洒下光芒,照在人身上,才让人感到些许愜意。
在这晴朗的天空之下,中原大地呈现出一片繁忙的农耕景象。百姓们牵著耕牛,扛著犁头,陆陆续续走向自家的田地。全家老小都集中在田地里,分工明確,各司其职。年轻力壮的男子们手持韁绳,吆喝著耕牛,熟练地驾驭著犁头,在田地里来回翻耕,坚实的土地在他们的努力下被翻开,
露出湿润的土壤。
而跟在后面的妇孺孩童们,则手持耙子,仔细地將大块的土壤打碎,让土地变得更加鬆软,为即將到来的春耕做好准备。
这两年,旱灾、蝗灾不断肆虐著中原大地,然而在大同社的组织和领导下,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扛过了一场又一场的灾害。土地进行了重新分配,每户人家都分到了属於自己的田地,到手的粮食也逐渐增多。
每年夏收和秋收时节,抗旱会都会组织农具下乡、布匹下乡的活动。两三年的时间里,农户们用了半辈子的旧犁、镰刀、锄头,都被换成了崭新的农具。这些新农具不仅更加锋利耐用,而且使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现在,年轻的小伙子们磨镰刀时,再也不会被父辈们责骂了。
过年的时候,家里那些缝缝补补穿了十几年的旧衣服,终於可以换成一身没有补丁的新衣。
孩子们穿著崭新的衣服,在村子里跑来跑去,欢声笑语迴荡在整个村庄。农户们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在村落不远处的围墙和墙壁上,醒目地写著一些宣传標语。“勤洗手,喝开水,不生病”,还有“蝗神不可靠,灭蝗靠大家”等等標语。
而在村外的黄河大堤旁,朱之极带著徐晨来到一块滩涂地上。他手持铁锹,用力地插入土中,
挖出一楸带著沙石的土,然后將土块打碎。
他指著一些乳白色的颗粒地对徐晨说道:“元首您看,今年滩涂地的蝗虫卵数量明显减少,只有去年的一成多。这说明我们的灭蝗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徐晨皱著眉头,仔细地观察著那些蝗虫卵,心中却並不轻鬆。虽然蝗虫卵的数量减少了,但只要天气条件適宜,蝗虫依然有可能大规模爆发。
他忧虑地说道:“现在也为数不少,等天气热起来,中原各地不是又要爆发蝗灾。”
朱之极苦笑道:“元首,想要彻底平定蝗灾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如果今年中原没有乾旱,这些虫卵大半存活不下,即便爆发蝗灾也是小规模的,很容易解决。
但如果天气继续这样乾旱下去,关中、山西、中原,到处都是適合蝗虫產卵的棲息地,今年各地应该会爆发小规模的蝗灾。不过,只要我们处理得当,不会再像前两年那样造成巨大的损失。”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徐晨的內心充满了苦涩。小冰河时期的气候异常,旱灾频繁发生,想要中原不爆发旱灾极难。
歷史上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之所以能够多次死灰復燃,就是因为中原地区旱灾连绵不绝,
导致大量流民產生,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加入起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