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贺函的迴旋鏢与侯恂的惶恐
大同十一年(1635年)七月二十五日,金陵城,文府。
文华殿那场朝会结束后,文震孟带著一脸忧色,將得意门生张薄唤至自己府邸的书房。檀香裊袋,却驱不散室內的凝重。
“天如!”文震孟屏退左右,关紧房门,转身便是一声压抑的低斥,带著恨铁不成钢情绪道:“你今日在殿上,何其孟浪!发行债券?
还要强令士绅认购,甚至以罢点功名相胁?
你可知即便是朝廷两年也不过借了八百万两。你张口便是六百万两,这钱从何来?
即便强征来,朝廷拿什么还?要是还不了,你是將自己置於天下士绅的对立面,让自己名誉扫地!”
张薄脸上並无惧色道:“恩师息怒。学生岂不知此举招恨。但朝廷已经没时间了,今年是大同兴修黄河工程的第四年了,学生在黄河工地上见过徐晨,他是一个身体力行之人,黄河工程肯定比朝廷预计的要早完工。大同社快要腾出精力来对付朝廷了。
东番岛一战,便是其南征的號角,大同社已经在开始削弱朝廷的財政收入,为进攻江南做准备,朝廷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蹉跎?”
他抬起头脸色凝重道:“若社稷倾覆,学生这区区名声又有何用?我等皆会成为大同社的阶下之囚。”
文震孟被这直白残酷的预测住,一时无言。澎湖海战的惨败,朝廷寄予厚望的水师在大同巨舰面前如同纸糊,这残酷的现实击碎了他们最后一丝侥倖。
“朝廷-朝廷这几年励精图治,整顿军备,为何为何还是还是打不过大同军。”他声音苦涩,充满了无力感。
他不明白,明明朝廷的禁军,装备精良,训练的也非常好,对付郑芝龙时候也是战力强悍,他也巡阅过几次禁军,他自认为不会比当年的女真人差多少。但只要是碰到大同军,就是不堪一击,
不要说主动进攻,就是防御都做不到,每次和大同军战斗,朝廷的军队就像是乌合之眾一样。只要交战就是,军队数量少则小败,军队数量多则大败,到现在朝廷没有胜过大同军一次。
难道就真像徐晨说的,土绅组织力差,他们要被扫进歷史的垃圾堆当中。
“因为根基不同,恩师!”张薄斩钉截铁,“大同社行『耕者有其田”,士兵有恆產,故有死战之心!而我朝到江南之后,虽然革新兵制,军餉能到士兵手中,但只是宋朝的募兵,两宋又何曾对外打贏战爭,他们一直在输,输,输,最后把整个天下输的乾乾净净。而现在朝廷禁军也是如此,他们也知道大同军打过长江,就可以分土地,他们为什么要和大同军死战?”
张薄目光灼灼看著文震孟道:“想要朝廷的军队和大同军有一战之力。必须恢復太祖卫所制度,要把江南在將门、豪绅手中的土地全部收回来,再分给军户,他们才会想到保家卫国,有战斗的意志。”
听到张薄这话让他有一种熟悉感。文震孟恍看著年轻的张薄,他忽然看到了当年在京城的贺函的影子,明明那只是儿年前发生的事情,但却让他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