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金陵沦陷
大同十二年(1636年)八月二十五日,金陵城。
金陵城的暮色如血,秦淮河畔的垂柳无精打采地耷拉着枝条,昔日的画舫歌船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几艘破旧的渔船孤零零地系在岸边。
城墙上征召过来的民夫,在南明军队的指挥,搬运着石块,刀剑等军事物资,守城的军官,也时不时瞭望着,镇江方向。
大同军在松江登陆的消息他们已经知道了,大同社元首徐晨带着4个师7万大军杀到了江南。
虽然现在侯恂手中也有10余万大军,但谁也没有信心能战胜大同军。没办法,这些年朝廷的军队面对大同军,战绩实在是太差了,就没有胜过一场,这实在是让他们很难对侯恂提起信心。
大明这个大树真的要倒了,他们这些依附在这个大树上的,未来的道路又在哪里?南明朝的文武官员,都对他们未来感到恐惧和迷茫。
守备徐祖德站在朝阳门的城楼上,手搭凉棚望向远方,现在整个金陵城就如惊弓之鸟,城门紧闭,日夜戒备。他已经在城墙上站了整整两个个时辰,双腿酸胀得像灌了铅。
“大人,您看那边!“身旁的亲兵突然指向东南方向。
徐祖德眯起眼睛,只见远处地平线上扬起一片尘土,隐约可见旌旗招展。他的心跳陡然加速,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腰间的刀柄。
“所有人警戒!火枪队准备!“徐祖德高声下令,城墙上顿时一片忙乱。
新征召的民夫手忙脚乱地搬运石块和滚木,那些从未上过战场的新兵脸色惨白,手中的长枪不住颤抖。
尘土越来越近,徐祖德终于看清了旗帜上的字样——那是大明的旗帜,而且是禁军的标志。他长舒一口气,但随即又皱起眉头:这支军队从何而来?为何事先没有接到通报?
“城下何人?“徐祖德高声喝问。
队伍中一骑飞奔而出,马上将领身披铁甲,在夕阳下熠熠生辉。“我乃参将秦邦琦,奉阁老之命剿灭句容县叛军,现凯旋归来,向朝廷复命!“
徐祖德定睛一看,果然是秦邦琦,秦家世代将门,先祖曾随太祖朱元璋打天下,在军中颇有威望。他曾在一次宴会上与秦邦琦有过一面之缘,所以认得他。
“原来是秦家哥哥!“徐祖德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果然是勇武过人,这么快就平定了叛乱。“
秦邦琦在马上抱拳:“徐兄弟过奖了。我军连日征战,人困马乏,还请通报一声,容我等入城休整,补充粮草。“
“还请哥哥,稍等片刻,某去通报。”徐祖德立刻派亲兵前往内阁通报。他注意到秦邦琦身后确实押解着数百名衣衫褴褛的俘虏,队伍中也多有伤兵,看上去确实经历了一场恶战。
内阁值房内,文震孟正与几位大臣商议军务。自从大同军逼近的消息传来,文震孟和六部尚书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眼下的青黑愈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