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更让他们恐惧的是,万一民朝直接支持名义上的国王黎维祺,他们的权臣地位将岌岌可危。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北郑和南阮竟不约而同地派出了使者,带着厚礼,来到金陵互相拆台、刺探情报,并试图争取民朝的偏向。

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那些来自遥远西方的面孔——西班牙、葡萄牙、英格兰、荷兰等国的使者,又或者说他们东印度公司的代表。

他们对“公天下”还是“家天下”兴趣不大,他们最关心的是大同社的内政政策,尤其是其开海与重商政策是否会延续。这直接关系到他们巨大的远东贸易利益。

议会正式开始,徐晨走上主讲台。他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开始宣读《大同社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他首先谈及农业:“农业乃国之根本。未来五年,第一要务是全力推进全国范围内的均田政策,保障耕者有其田!同时,每年要修建不少于五千里的主干水利设施,每年新增五百万亩水浇地,确保旱涝保收!”

“要大力发展渔业,每年建造百艘以上大型远洋渔船,海鱼捕捞量每年递增两成,让百姓餐桌上有更多鱼肉!”

接着,他提到经济作物:“丝绸、茶叶是我朝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要大力扩建桑园、茶园,完善从种养到纺织、制茶的全产业链,五年内,产能要翻一番!”

台下的大同社员和议员们听得聚精会神,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和目标,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国家正在迈步向前,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而接下来关于工业的部分,则让那些外国使者,尤其是来自欧洲的使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徐晨严肃道:“工业是民朝强大的脊梁!未来五年,铁路建设每年要增加两千里!钢铁、煤炭、水泥、机械制造……所有这些重工业产业,年产能增长率不得低于两成!五年内,总体产能必须翻一番!尤其是钢铁,今年的目标是两百万吨,五年后,我们要达到四百万吨以上!”

“两百万吨?”一些东南亚小国的使者开始低声交头接耳,他们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

但当随行的通译艰难地将其换算成他们能理解的单位——“四十万万斤”时,这些使者瞬间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四十万万斤铁!这对于许多还处于部落联盟或早期封建状态、全国铁器产量可能不到万斤的小国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个近乎神话的产量!

而民朝竟然还要在五年内再翻一番?这种恐怖的工业潜力,让他们从心底感到战栗。就连那些欧洲东印度公司的代表,也面色凝重地快速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他们知这意味着何等庞大的战争潜力。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