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忽然他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道:“我们不能独自面对这个敌人!我们需要盟友,荷兰人!他们也在东方有巨大利益,不会坐视大同社扩张的!”
两人立即转向位于金陵城西的荷兰大使馆。经过一番通传,他们终于见到了荷兰驻金陵大使范德堡。
阿尔卡拉索顾不上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范德堡先生,您一定已经知道,几个月前大同社强行接管了澳门,驱逐了葡萄牙人。
现在,他们又对我们西班牙宣战,目标直指马尼拉!这是显而易见的——大同社想要一步步将我们所有西方势力挤出东方世界!如果我们不联起手来共同抗衡,下一个就轮到你们在巴达维亚的殖民地了!”
范德堡冷冷地看着焦急的西班牙人,语气中带着讽刺:“联手?阿尔卡拉索先生,您是不是忘了,几年前是谁与大同社结盟,在远东共同对抗我国的?现在才想到要联手,是不是太迟了?荷兰不会与曾经的敌人联手,尤其是当我们与大同社目前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时。”
阿尔卡拉索急忙道:“中国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嘴唇没有了,牙齿便会感到寒冷。如果马尼拉被大同军攻占,你们荷兰人的巴达维亚还能守得住吗?
中国人一直是东方世界的罗马帝国,他们天然认为整个东方都属于他们的势力范围。现在葡萄牙人和我们都被盯上了,您认为大同社会放过近在咫尺的巴达维亚吗?”
这番话似乎触动了范德堡。他沉吟片刻,说道:“请稍等,我需要与我的军事顾问商议。”他招手唤来一名侍从,低声吩咐了几句。
不久,荷兰东印度公司驻远东海军武官汉斯·德弗里斯和几名军事顾问来到会客室。范德堡将阿尔卡拉索的话复述了一遍,询问他们的专业意见。
这些军事顾问低声讨论了一会,汉斯道:“从纯军事角度看,西班牙人的担忧不无道理。中国人夺取了东宁岛,现在又拿下了澳门,如果马尼拉再落入他们手中,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我们的巴达维亚。
理论上,我们确实应该与西班牙人联手,趁早摧毁大同海军的力量,这样才能确保东印度公司在远东的利益和安全。”
阿尔卡拉索脸上刚刚露出一丝希望,汉斯却话锋一转道:“但是,”他加重语气,“现实情况是,大同海军现在拥有18艘一级战列舰,二级和三级的战舰加起来超过百艘。而我们在巴达维亚的舰队自前年惨败后,至今没有恢复元气,总共不到10艘战舰。即使加上西班牙人在马尼拉的15艘,舰队规模也不会超过30艘,其中一级战舰只有2艘。”
他无奈地摊手:“也就是说,即使我们联合起来,也绝不可能是大同海军的对手。这种联盟反而可能引火烧身,导致大同社将下一个进攻目标直接对准我们。为了西班牙人的战争而赌上整个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贸易体系,代价太大,而且几乎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因此,我反对结盟。”
汉斯最后建议道:“即使中国人将来想要进攻巴达维亚,我们也应该优先选择谈判而非对抗。最重要的是保住我们在东方的贸易航道,而不是那些难以守住的殖民地。”
范德堡听完军事顾问的分析,脸上露出悔恨之色:“早知今日,当初我们就不应该帮助大同社培养海军!现在却成了我们的心腹大患。”
汉斯无奈地摇头:“即使没有我们,大同社也会通过葡萄牙人或其他途径建立海军。谁能料到这个国家如此富裕且高效,一级战列舰一次就能建造六艘,不到十年就组建了一支足以称霸东方世界的舰队。
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选择,只能与大同社保持友好关系。否则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所有利益都可能彻底丢失。”
17世纪的荷兰人虽然骄傲,但他们本质上是务实的商人民族,面对强大的对手时懂得妥协的艺术。西方文明尚未进入工业革命,还没有形成对其他文明的绝对优势。面对拥有数千年文明积淀、正在快速近代化的中国,荷兰人清醒地认识到硬碰硬是不明智的。
尽管预见到大同社下一步可能会威胁巴达维亚,但在压倒性的海军实力差距面前,荷兰人只能选择了妥协。几年的损失可以承受,但彻底失去东方贸易通道是无法接受的。
阿尔卡拉索最终只能得到一个令人失望的答复。范德堡礼貌但坚定地拒绝了他的联盟提议。
走出荷兰商馆,金陵的夜色已深。胡安看着失魂落魄的阿尔卡拉索,轻声道:“大使先生,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将消息传回马尼拉,让总督阁下做好战斗准备。或许.或许奇迹会发生。”
但两人心中都明白,面对大同社如此强大的海军力量,奇迹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回使馆的路上,阿尔卡拉索在马车上,望着繁荣热闹的金陵城,完全看不出这个国家正在经历一场几十万人的大战。这个帝国是如此强大。
他喃喃道:“胡安,你说得对东方世界正在重新回归它传统的主人。我们欧洲人或许只是这里的过客。”
胡安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陪着他的大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