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洪承畴接着汇报另一件外交事务:“琉球国王来到京城告状,说日本岛津家非法进攻琉球,强迫他们臣服,每年需缴纳8000石粮食的贡赋。琉球国王请求我们主持公道。”

今年的马尼拉海战不仅震动了南洋各国,也让琉球王看到了希望。大同社与闭关锁国的前明完全不同,更愿意介入藩国事务,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海军实力强大。

岛津家对琉球的压榨已让这个小国难以承受。琉球本就只有几个县的面积,每年8000石的贡赋对他们来说是沉重负担。有了靠山后,琉球王今年特地跑到燕京,向洪承畴哭诉求助。

洪承畴这才知道琉球王国,一女二嫁,既是他们大同社的藩国,又是日本人下属一个诸侯国的藩国。

简直是岂有此理,日本人都算不了什么,更不要说日本人下属的一个诸侯国也敢和他大同社平起平坐。

洪承畴继续汇报:“以沈荣为首的北方海商也控诉日本吞并他们的货物,扣押他们的船只,求元首主持公道。”

马尼拉海战不仅对外部世界产生巨大震动,对内部也同样如此。大同商人第一次意识到,大同军会站在自己身后。有了这样强大的后盾,他们自然不会忍气吞声。

此时的日本经历几十年和平,人口已达千万,在东方世界是仅次于中原的第二大国。如此庞大的市场,拥有丰富的金银和硫磺资源,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商品市场都极具吸引力。

然而德川幕府坚持闭关锁国政策,每年只允许有限数量的贸易船只进入。这甚至违背了元首推崇的自由贸易原则,简直无法无天。

正规渠道不能做买卖,但你日本到处都是海岸线,你德川幕府还能管的过来。

于是这些海商根本不管禁令,货船到日本沿海,而后再由小船转移,德川幕府发现,自己的海禁令完全失去作用,有最起码10倍以上的走私船在日本,国内金银大量流失,物价下降,国内陷入了恐怖的通缩状态。

德川幕府也不顾忌大同社了,再让这些海商继续走私下去,日本的经济都要崩溃了。

德川幕府领兵,直接抓了几十艘海船,那些到日本走私的商人被德川幕府抓获,连人带货都被扣押。若在以往,商人们最多贿赂日本官员,设法救人,货物只能自认倒霉。

但这次情况不同。被围困的掌柜面对日本士兵时,竟厉声呵斥道:“你们敢抓我,我叫元首派舰队来炸你们!”

面对这种情况,德川幕府还真有所顾忌,最多是把货物给扣押了,海商却不敢动,而是派出使者来燕京,请求大同社管一管这些无法无天的走私商,不要让他们违反日本国禁海的法令。

徐晨听完汇报问道:“我们在天津卫新战舰建设进展如何?”

在建了24艘千吨级的战列舰之后,徐晨命令在天津卫造船厂的孙元化,建设新一代的主力级战列舰。

孙元化根据大明宝船,结合西洋人的战舰优势,开始制造3000吨级的主力战舰,当然这样的战舰造价更高昂,建设的周期更长。

徐晨知道日本人怀威不怀德,对他们最好的方式不是讲道理,而是派遣最强大的战舰去震慑他们。

周晓珊立即回答:“新下水的两艘‘镇远级’战舰已完成海试,随时可以执行任务。加上原有的舰队,我们在东海已拥有绝对优势。”

徐晨点头,然后做出指示:“给德川幕府发一份照会,要求他们立即释放被扣押的商人和货物,赔偿损失,并签署《友好通商条约》”

洪承畴道:“只怕德川幕府不会答应。”

大同社的《友好通商条约》对苏禄这样的原始国家非常友好,因为他们的原材料,可以最低廉的价格进入到中原,但有一定手工业的封建国家,就不是好事了,这会彻底摧毁他们少的可怜的手工业。而日本就是这样有一定规模的手工业的封建国家。

徐晨语气转冷:“命令杨秀头派遣北海舰队前往琉球,保护我们的藩属国。先教训岛津家,如果日本人还不识趣,那德川幕府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洪承畴谨慎地提醒:“元首,这样是否过于强硬?可能会引起日本的强烈反应。”

徐晨轻笑一声:“我们大同社要重塑东方的秩序,日本人的反应无足轻重,我们需要让所有藩国知道,这个世界已经改变了。新秩序正在形成,而大同社将是这新秩序的主导者。”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