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没好气地看着这两个小舅子。以前他对这两人可是气愤不已,他们贪赃枉法,在几年时间里就贪了上百万两银子。
前几年,双方基本上没什么来往。但周氏回到燕京之后,周家的人又再次粘了上来。没办法,他们的家产全被大同社充公,现在只能依靠周氏的一点小金库维持生活。
周氏又是个耳根子软的,再加有国破家亡的经历,在她看来没什么比一家人能团团圆圆更加重要,所以时常用自己的小金库补贴两个弟弟。
朱由检愧疚于周氏在金陵城带着自己三个小孩再次承受一次亡国之痛,对周氏补贴小舅子的情况,也假装看不见。当然,想要他给这两个小舅子一个好脸色,那是不可能的。
周文耀和周文斌两人吃完早饭之后,凑到朱由检身边,小声说道:“姐夫,我们能不能在你的民生报当差呀?”
朱由检脸色严肃起来说道:“你们好好的夫子不当做什么。”
周文耀气愤地说道:“学校欺负人,说是要有人去辽东支边,这个名额就在我们两兄弟当中。”
周文斌也在一旁附和道:“我们不想离开京城,更不想去辽东这样的蛮荒之地。辽东是什么地方,几年前还是女真人的地盘,女真人杀我们汉人,而后大同社又杀回去,把女真人杀的干干净净,据说那边杀的千里无人烟,老虎,黑熊这些野兽都比人多,时不时还会叼走人,这样的蛮荒之地太危险了,还是燕城更安全。”
此时的燕京,经过大同社的几年建设,已经开始逐渐呈现出现代化城市的样子。道路逐步被水泥马路替代,平坦而宽阔;燕京的市坊也逐步被三四层高的筒子楼取代,整齐而有序。
工业区越来越多,光工匠就有十几万了,让这座城市不但成为了一座消费城市,更成为了一个强大的生产城市。
开海之后,各国的商人汇聚于此,服务这些工匠和海商的设施越来越多,酒楼、客栈、说书馆、戏院、医馆等等各种配套的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加上燕京本就有良好的底子,很多第一次来到燕京的人都把这里看成是光明之城,是神国。
周氏兄弟自然不想从繁华的燕京去所谓的蛮荒之地了。
周氏看到两个弟弟一脸为难的样子,忍不住哀求道:“夫君,你就帮帮他们吧?”
朱由检无奈地摇头道:“我帮不了他们,大同社这两年大范围的移民,大部分都是士绅,江南更是整个家族的迁移。现在只要他们兄弟去一个,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如果他们敢闹,只怕整个周家都要发配辽东。”
朱由检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虽然是大明的一个牌坊,大同社不至于对他做得太过火,但也仅限于如此了。
大同社对其他士绅下手都是毫不留情的。他哪来的办法去保住周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