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能干就干,不干滚蛋
大同历十五年(公元1639年)9月28,金陵城。
秋日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孔晨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工匠常服,走进了位于金陵大功坊附近的“顺昌房牙行”。这身打扮与牙行内那些穿着绸缎、低声议价的富商们格格不入,引得几个闲坐的伙计投来好奇的目光。
然而,伙计李刚却并未因客人的衣着而有丝毫怠慢。他在这行当里干了十几年,见过太多形形色色的人。
民朝新立,富豪多为新贵,很多人去了一趟南洋就大发其财,这些人喜欢穿金戴,彰显自己的富贵,但也有衣着朴素,不讲究穿戴,却出手惊人富商,所以光凭衣着并不能确定这些人的身家。
李刚立刻堆起笑容迎了上去道:“这位东家,瞧着面生,是头次来小店?是想看看城里的宅院,还是城外的庄子?”
孔晨停下脚步,目光平静地扫了一眼牙行内的陈设淡然道:“想买一套庄园,清净些,地方要宽敞。价格嘛,”
他略一停顿道:“最高不超过三十万两。”
这话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让原本有些嘈杂的牙行瞬间安静了几分。几个伙计和正在看房的客人都下意识地望了过来,眼神里充满了惊讶和探究。三十万两!这还是一个大财主
李刚脸上笑容更盛,甚至带上了几分恭维道:“失敬失敬!原来是位大东家!小人李刚,是这牙行的伙计。东家您贵姓?”
“免贵姓孔。”孔晨的语气依旧平淡。
“孔东家,您这边请坐,喝杯茶,我这就把最近最好的几个庄子的图册和契单给您过目。”李刚将孔晨引至内间雅座,亲自沏上一杯上好的金山云雾茶,然后捧来几本厚厚的册子。
孔晨并未细看图册,只呷了口茶道:“图上看不真切,若有合适的,带我去实地看看。”
“您是个爽快人!”李刚立刻应道:“正好,城西燕子矶附近有一处绝佳的庄园,原是前明保国公家的别业,风景、格局都是顶好的!我这就去雇车,您稍坐片刻。”
不多时,一辆半新的马车便载着二人出了金陵城,沿着江边道路而行。约莫半个时辰后,在一片依山傍水、林木葱茏之处,骡车停了下来。
映入孔晨眼帘的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庄园。虽略显幽静,但格局气象仍在。高耸的白墙,朱漆大门,门楼的砖雕精美绝伦,双显的富贵大气。
李刚一边引路,一边介绍道:“孔东家,这原是保国公家几代人苦心经营起来的避暑别庄,最盛时占地百余亩,包含了山林、池塘、水田。后来的事情您大概也知道,保国公家犯了事,被流放去了东宁岛拓荒,这产业自然也就充公了。”
他推开虚掩的侧门,里面是一个巨大的庭院干净整洁,巨大的湖石、荷池、蜿蜒的廊道依旧能想象出昔日的繁华。
“按照咱民朝的新政,原有的耕田、池塘大部分都分给了周边的佃户和军功士了。如今剩下的,主要是这核心的居住园林部分,占地还有十二亩上下。
就是您看到的眼前这一部分,我们牙行定价不高,只要二十五万两。这价钱,光是这些梁柱木料、砖瓦湖石,当年保国公家了不止百万两,这地方清幽又能坐看长江,实在是整个江南一等一的庄园,25万两买下这庄园您赚大钱。
孔晨默默地听着,负手在庄园里缓缓踱步。他穿过月洞门,走过九曲桥,登上半山的小亭极目远眺,长江如带,钟山如屏,景色绝佳。
孔晨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道:“再看看别处。”
李刚心里咯噔一下,但也不敢多问,只好应道:“好嘞!城东、城南还有几处好庄子,虽不及这保国庄大气,却也各有千秋。”
于是,这一日,李刚陪着孔晨几乎跑遍了金陵四郊。从玄武湖边的精致水榭,到栖霞山下的幽静山房,再到雨台附近新建的、带着明显大同简约风格的富商宅院,一连看了十二处产业。
直到日头西斜,马车返回城中。在李刚几乎以为这位神秘的孔东家今日不会做出决定时。
“就保国公那个庄子吧。”他孔晨淡然道:“二十五万两,明日我们去工业钱庄,找刘掌柜办理转账交割,契税一并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