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欧洲的东方热潮与东方天使
大同历十六年(公元1640年)6月11日,伦敦,民朝大使馆。
此时大使馆还只是打了一圈地基,夏允彝戴着藤帽,穿着工匠服,巡视了一圈工地上的进度。
使馆武官李定国也脱了军装,穿上了工匠服,加入到建设的队伍当中,他熟练的拿起瓦刀,把砖头一块块切好,熟练程度完全不输给英国本土工匠。
大同社大使团经历了大半年时间,才来到了此行的最西端,也是欧洲最后一站伦敦。
大使团之所以走的这么慢,来的这么晚,也算是老祖宗留下的财富的一种回馈吧。
西行这一路的各个帝国,只要听说赛里斯王朝的大使团来到他们国家,都会热情的招待他们,和后世的比鄙夷不同。
现在的东方对中东欧洲各国来说,可谓是地上的天国,文明的灯塔,中东,欧洲学者心目中的理想国。
卢象升他们离开天竺地域,来到了当时的波斯帝国,波斯皇帝阿巴斯二世听说东方塞里斯王朝大使团来到自己的国家大喜。
几千年来,东方一直是富裕强盛的代表,整个中东乃至于欧洲都在流传着各种东方的故事,今日终于可以和东方帝国交流。
阿巴斯二世当即带着自己的丞相在都城的门口迎接卢向升他们,双方交换了国礼,然后达成了互建大使级外交以及自由贸易的一系列商贸政策。
而后阿巴斯二世,硬是让大使馆又多停留了两个多月,7月中旬大使团才能继续往西行进。
大使团来到了奥斯曼帝国,照例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奥斯曼帝国到了17世纪,已经有所衰落,和东汉差不多,出现了多位小皇帝,实权掌握在奥斯曼的皇太后手中,这位奥斯曼的皇太后也是极其喜欢东方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又热情的招待了大使团一个多月。
而后从奥斯曼这里,大使团分成两支,一直由路上经过地中海,前往亚平宁半岛,从地中海前往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
另一支乘坐海船越过好望角,在大同16年1月15日,抵达了欧洲最西面的英国伦敦。
在伦敦,夏允彝他们也受到了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为首的热烈欢迎。
早在大使团还没到欧洲之前,法国大使亨利提前回到欧洲,向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三,通报了赛里斯帝国要和法国建立大使及联系的事情。
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大喜,在民朝大使团还没来欧洲之前,他再次派遣了使团前往东方,不过这次是常驻大使,法国刚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更是雄心壮志的组建一支前所未有的商贸舰队前往东方,这次他们不把船队装满瓷器,茶叶,丝绸这些东方宝物,他们是不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