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一世摆了摆手,制止了还想发作的迪格比。
他盯着夏允彝,神情异常严肃,甚至带着一种难以理解的“关切”说道:“夏先生,您要明白,议会里充满了蛀虫和奸佞小人!您务必尽快提醒你们的元首,一定要警惕,绝不能让这等小人掌握权力!”
夏允彝闻言愕然,只得谨慎地回答:“陛下,各国国情不同。我民朝目前政局尚算稳定,并未发生如贵国这般激烈的矛盾。”
查理一世脸上露出惊诧的神色:“你们的元首是如何控制住那些议员的?”
在他根深蒂固的观念里,议员天生就是王权的死对头,他根本无法想象一个君主如何能与议会和平共处,甚至从中受益。
夏允彝沉吟片刻,只能尽量简略地介绍了民朝建立的历程,强调了其源于广大百姓的支持,而非一家一姓之私产。
查理一世听得既敬佩于那位元首的赫赫武功,又对他自我设限的行为感到无比困惑道,一位如同凯撒般建立了不世功业的君王,竟然会自愿相信并依靠议会制度?
“你们的元首迟早会为此后悔的。”查理一世痛惜道。
夏允彝努力绷紧面孔,生怕一丝嘲讽的笑意会泄露出来,他只能保持沉默。
查理一世似乎也觉得话题扯远了道:“夏先生,这次的事情就到此为止。但我希望,您日后不要再与议会派那些人有所牵连。”
夏允彝立刻保证:“陛下放心,民朝绝无意愿干涉贵国内政。”
正事谈完,宫殿内的气氛本该缓和,但查理一世脸上却浮现出一丝窘迫和犹豫,似乎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他看向一旁的财政大臣理查德·韦斯顿。
韦斯顿会意,干咳一声,代为开口道:“夏先生,陛下目睹您经营农场的卓越才能,深感钦佩。陛下有意聘请您担任皇家宫廷大臣,负责管理陛下的私人庄园与农事,不知夏先生是否愿意接受此项荣誉?”
夏允彝彻底愣住了,惊愕地看向查理一世。
这位国王的思维跳跃实在让他难以跟上——前一刻还在警告他不要干涉内政,下一刻就想聘请他当宫廷大臣?
其实查理一世也是被巨大的财政压力逼的没有办法。
英国经历了伊丽莎白一世几十年的励精图治,军力强悍打败了西班牙这个强敌,财政也极其健康,靠着招商海盗,打劫西班白银舰队,和东印度公司的扩张,国家的财政处于结余的状态。
后世很多学习世界历史的人都很奇怪,伊丽莎白时期英国人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怎么英国没有正式取代西班牙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这中间西班牙的霸权还持续了几十年,还多了海上马车夫荷兰和他们竞争,英国的正式称霸还要等100年以后。
因为这其中英国又出了两位昏君。一位是詹姆斯一世,他虽然从伊丽莎白手中记忆成了一个强盛的英国,但他挥霍无度,宫廷开销巨大,对宠臣极其慷慨,导致王室负债累累,尽管议会给予的拨款已相当慷慨,但仍无法填补他的财政窟窿。
他被迫采取各种议会之外的“特权征税”和卖官鬻爵,大量出售爵位头衔来增加收入,这些行为被视为违法和腐败,引起了新兴资产阶级和乡绅的强烈反感。
可以说詹姆斯一世伊丽莎白一世打下的良好基础毁于一旦,让查理一世接手的一个烂摊,偏偏这位不是雍正式的填坑帝,而是一个崇祯式的铁头王。
他继承了自己老子和议会的矛盾,直接关闭议会十几年,想通过战争转移国内的矛盾,但两次对苏格兰战争的惨败,不仅耗空了国库,还背上了沉重的战争赔款(西方的政治体制太奇怪,查理一世也是苏格兰的国王,国王向自己的国家进行战争赔款??)。此刻他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当他听说夏允彝竟能将一片普通农场的产出提升三倍,就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若是皇家庄园都能有如此产出,那将是何等巨大的收入!足以让他摆脱财政困境,甚至再次筹划对苏格兰的战争。于是,这才有了这个极其突兀又不合外交惯例的邀请。
夏允彝迅速回过神来,礼貌地回绝:“陛下厚爱,我感激不尽。但我乃民朝正式任命的官员,岂能再担任他国官职?此事关乎国体与忠诚,请恕我万万不能接受。”
查理一世脸上闪过一丝明显的失望和尴尬,他勉强笑了笑,试图挽回颜面:“呵呵,无妨,无妨。大使先生,我也只是开个玩笑,您不必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