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大同社实现的是6年义务教育,蒙学之后是三年中学,三年中学之后就考学府,或者是各个技术学校,如果连技术学校都没考上,一般情况下,农户的小孩在家就是帮助自己的父母务农,等再长大一点,跟着同乡去城市打工,工匠的小孩只是托关系到店铺当学徒,父母有关系的,则想办法进官营作坊,吃一份稳定的庄稼。

王二立刻来了精神,拍着胸脯说:“阿浩,听王叔的,一定要考军事学堂!到时候王叔亲自教你打枪,保证你百发百中!”

张献忠也连连附和:“没错!阿浩,你小子一看就是将门虎子,天生就是带兵打仗的材料!以后肯定是个大将军!”

徐浩却微微皱起眉头,有些为难地说:“可是我父亲更希望我考墨子学院。他说希望我以后能成为科学家,研究些机器,造福百姓。”

贺六一听,加大嗓门道:“那哪成!你可是元首的儿子,怎么能不懂军事?听叔叔们的,准没错,必须考军事学堂!”

张献忠搂过徐浩的肩膀,压低声音道:“阿浩,元首也说过,张献忠道:“只要是人就会犯错,这是元首说过的话,用在这里就没错了,这事儿你得听叔叔们的!你想想,领兵打仗多有意思?

能打枪,能放炮,还能坐上那个热气球,飞到天上去看敌情!等过段日子叔叔们这边‘学业’结束了,就带你去靶场,让你打个够,再教你开炮,怎么样?”

徐浩毕竟还是个少年,听到打枪放炮、热气球这些,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兴奋地点头:“好!张叔叔,那我们可说定了,不许反悔!”

“绝不反悔!”张献忠拍着胸脯保证。

虽然徐晨已经打算退下来,践行公天下的理念,但张献忠他们骨子里还是更相信血脉传承,所以更想要徐浩成为一个军官,一步步升上去成为元首,以此来维护他们的利益。

这时,张耀赶紧把带来的烧鸭、卤肉等食物拿出来。张献忠见状,豪爽地对着坡地上劳作的众人大手一挥:“兄弟们,都歇会儿!我儿子带好吃的来了,见者有份!”

众人说说笑笑地从田里来到路边的树荫下。农场的伙食不算差,但也不是天天有肉,这段时间劳动强度大,大家也确实馋了,都没跟张献忠客气。

田里劳作的陈子昂等人也走了过来。听到张献忠等人怂恿徐浩考军事学堂。

陈子昂开口道:“阿浩,这天下的大仗硬仗,差不多都被我们这帮老家伙打完了。你若是真想为百姓做事,不如去考政务学院,将来治理地方,那才是真正的造福一方。”

张献忠一听就不乐意了,梗着脖子道:“陈书生,你这话我可不同意!海外那么大,国家那么多,仗怎么可能打得完?再说了,元首家的公子,要是不会领兵打仗,那不成笑话了?”

陈子昂反驳道:“正因为是元首家的公子,才更应该学习治理之道,走文政之路,这才是长治久安的根本!”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竟为了徐浩未来的前程争执起来,声音也越来越大。徐浩站在中间,看着这两位为自己争吵的叔叔,只能无奈地挠挠头,一脸哭笑不得。

而在一旁的傅山与李岩满脸无奈的看着这一幕。

李岩苦笑道:“他们难道不知道元首想要让阿浩去墨子学院的想法?”

傅山叹口气道:“知道,但他们更相信血脉传承的权利,对我们建立的公天下没有信心。”

李岩摇头道:“他们是大同社员都如此,想要重建公天下何其难。”

傅山却鼓舞李岩道:“这些将军大半生都生活在家天下当中,三观已经固定,想要改变,除非他们学问精通到圣贤的程度。

但像阿浩他们这代人却不同,他们从小生活在公天下的世界当中,他们不会相信血脉传承,也不会相信什么天生贵种,等他们这一代人逐步取代了我们的位置,公天下才算是真正建立了稳固的根基。”

李岩内心有点振奋道:“倒是我想一步登天,青主说的没错,随着阿浩这一代人的长大,公天下将会成为一股浩浩荡荡的洪流不可阻挡。”

大同历二十年(公元1643年)9月16日,天津卫造船厂。

要说大汉这些年发展最快的产业,造船业必然榜上有名,自从民朝开海,直接搬开了造船业身上最重的大山,民朝造船业就开始蓬勃发展。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