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告知他们,三成利息属违规高利贷,民朝不予承认,亦不受保护。动作一定要快,要果断!这个雷,越早拆除,我们损失越小。”
“遵命!”蒋乡泉和傅山肃然领命。
大同历二十二年(公元1644年)6月16日,天津知府衙门
知府衙门此刻如同集市,十几位衣着光鲜、却面带焦虑的海商前来陈情。为首一人几乎是声泪俱下地陈情:
“高知府!您行行好,为何突然禁止我等商社上市?我们的海船已经订造,开始雇佣水手,万事俱备,只欠上市融资这股东风去采购货物!您这一纸禁令,简直是掐断了我们的生路啊!还不如就在这里把我们法办了,省得眼睁睁看着家业败亡!”
高小四被吵得头疼,指着公案上一份刚从京城加急送来的公文:“诸位东家,非是本官与诸位为难。此乃总理大臣府亲自下令,半年之内,严禁所有新商社,尤其是涉及新大陆贸易的商社上市融资。此乃国策,本官岂敢违逆?”
见众人依旧不肯散去,他叹了口气,拿出一份刚刚印发的《商社上市临时管理条例》递了过去:“罢了,这是朝廷新拟的临时章程,你们自己看吧。若能符合上面的要求,或可有一线转机。”
商人们如获至宝,争先恐后地翻阅起来。然而,仅仅看到第一条“需提供连续三年盈利记录及完税证明”,多数人的脸色就瞬间变得惨白。
他们多是看准新大陆风口才临时组建的商社,哪里来的三年盈利?
真等上三年,别说上市,恐怕早就债台高筑,破产清算无数次了。绝望的情绪在人群中弥漫开来。
知府衙门。
高小四有点抱怨道:“元首是怎么想的,现在天津百业兴旺,弄一个这样的条例,这不影响天津卫的发展。”
李文兵恨铁不成钢道:“你个莽夫,去新大陆上市的商社增加了几十个,这么多货物去新大陆,怎么可能赚到钱,没有利润如何维持现在的股价?股市一旦崩盘,多少百姓的收入就会毁于一旦。
元首和我们说了多少次,股市尽量不要让普通的百姓加入,现在倒好,天津卫几乎无人不炒股,甚至连街口抓卫生的大爷都开始炒股了,你一脚踏进了悬崖,还不知道危险,元首这是让我来拉你出来。”
高小四迟疑道:“有这么严重?”
李文兵恨铁不成钢道:“叫你多读书你不听,这种事情在欧罗巴很常见,无数的百姓破产,还发明了一个词叫郁金香泡沫。”
而后他叹口气道:“只希望现在能赶得及减少损失。”
天津卫,股票交易所
与衙门的愁云惨淡相比,股票交易所内原本是一片热闹。朱由崧正死死盯着报价板上那串令他心跳加速的数字——他重仓持有的“郑氏远洋船队”股票,已经飙升至每股八元!
他肥胖的脸上堆满了抑制不住的笑容,掰着手指头计算:“照这个势头,年底突破十元大有希望!我当初真是慧眼识珠,朱由检去后悔去吧。”
旁边一个精瘦的股民看他得意的样子,嗤笑道:“老哥,你这玩法太保守了!光用自己的本金能赚几个钱?你看我,从钱庄贷了一千二百元,全压了上去,现在翻了一番还不止!我本金才二百元,赚的却比你多一倍!这年头,得学会用别人的钱生钱!”
朱由崧闻言,如同醍醐灌顶,猛地一拍大腿:“对啊!我怎就没想到!”他立刻盘算起来,若将手中这价值八百元的股票抵押给钱庄,至少能再贷出五六百元,重新投入股市,年底利润岂不是又能翻番!
他还有一个球队,再抵押一个两千元不成问题,朱由崧是个行动派,他说干就干,把自己的股票和球队在天津卫一家本土钱庄做了抵押,得到得到了2500元。
而后后全部买入郑氏商社的股票,然后他看着正式上市的股票,从8.8涨到8.9眼看着就要突破每股9元了。
但此时异变陡生。原本一路上扬的报价板,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按住,开始停滞不前,紧接着,几支热门的新大陆商社股票价格后面,悄然下跌,并且跌幅逐渐扩大。
交易所内喧闹的声音渐渐平息,一种不安的窃窃私语开始蔓延。
“怎么回事?怎么跌了?”
“莫慌莫慌,技术调整!新大陆的金山银海还没搬空呢!回调即是买入良机!”股民试图安抚众人,也像是在安慰自己。
朱由崧本来恐慌的内心,也被安抚下来,他自言自语道:“没错,这是技术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