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护府参谋长吴亚军手持长杆,指向沙盘,向刚刚抵达的李过、李国栋,教喻李强,参谋长刘云等人介绍敌情:“诸位请看,西班牙人的殖民地,形同一根狭长的‘锁链’,横贯殷州南北两块大陆。其东西纵深不过千里,但南北跨度却超过万里,总面积不亚于我民朝本土!
据我们多方侦察估算,这片广袤土地上生活着数百上千万人口,具体数字难以精确,但主体是备受西班牙人残酷压迫和剥削的土著居民。他们是我们可以争取和利用的巨大力量。”
“此外,还有数十万至上百万从非洲掳掠来的黑奴,他们在种植园里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对西班牙殖民者充满仇恨,同样是我们潜在的盟友。”
“而我们真正需要面对的硬骨头,则是西班牙本土来的纯血白人,以及他们与当地土著混血的后代,总数约在二十万左右,其中真正占据各级官吏、军官、舰队指挥等关键位置的,来自西班牙本土的核心分子,大约只有三到五万人。我们第一阶段要砸碎的,就是这颗硬核桃!”
第二十师师长李国栋问道:“吴参谋长分析了敌人,那么我们在新大陆的家底如何?赵都督、陈都督,两位麾下能征召出多少可战之兵?”
殷洲都督赵胜沉吟片刻道:“我殷洲、金山两大总督府辖区内,登记在册的民朝户籍百姓约有十五万,且多为青壮。我们建立了上百个屯垦村,实行兵民合一,每个村紧急征召一个民兵连不成问题,仅此一项可得兵员上万。再加上现有的三千常备军,以及从市民中征召的志愿兵,总数可达两万余人。这是我们的核心武力。”
他话锋一转,提到土著力量:“若将归附的土著部落算上,总人口可达百万之众。然而,这些土著部落组织松散,纪律涣散,缺乏正规军事训练,战斗力堪忧。在现阶段,他们更适合承担运输、修筑工事等后勤任务,只能作为辅助力量进行袭扰。”
金山都督陈子昂道:“金山都督府可以征召2-3万的民兵,但这些人都是乌合之众组成,打顺风仗可能有用,但只要战事僵持,他们大概率会溃败。”
大同社征兵一向征召农户和工匠,他们当中一个能吃苦耐劳,一个组织力强,都是优秀的兵员,至于来到新大陆挖矿的三山五岳的好汉们,不要看他们平日人五人六,但真正打起仗了,这些人跑的最快,所以在大同军将领最不信任的就是这种兵员。
李国旗听完,眉头微蹙:“如此说来,双方能动员的核心战斗力量相差并不悬殊,新西班牙总督区的核心位于墨西哥高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敌人若据险而守,居高临下,我军仰攻,将极为不利,恐怕会付出巨大代价。”
“李师长所虑极是!”北海舰队统帅李过充满自信地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漫长的海岸线,“然而,西班牙这千里殖民版图,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就像一条长蛇,其命脉和几乎所有重要城市,都依赖于海洋,都是港口城市!这就是他们的死穴!”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众人:“所以此战决胜之关键在于海权!我北海舰队此次前来,主力战舰吨位均已超过千吨,旗舰更是达到到7000吨,且普遍装备了天津制造局最新式的钢铸线膛炮,射程、精度与威力远胜旧式铁炮。
反观西班牙人,他们在新大陆的主力战舰,吨位大多不到千吨,火炮更是落后一代以上的铸铁滑膛炮。无论从战舰吨位、数量、速度,还是火炮的射程与威力,我军都占据绝对优势!”
李过挥拳道:“只要在海上决战中,彻底摧毁西班牙人的舰队,夺取制海权,那么他们的海岸线就将完全暴露在我军的炮口之下!
届时,所谓的‘天险’将成为困守他们的孤岛,我军可以选择任意一点进行登陆攻击,掌握这场战争的主动权!”
市场的需求是最好的驱动力。回想前明厉行海禁之时,海上船舶多以中小型福船、广船为主,远洋航行能力有限。自大同开海,鼓励贸易,民朝海商的足迹东抵新大陆,西至欧罗巴,巨大的需求催生了造船技术的飞跃。战舰的吨位不断突破,结构愈发坚固,专为征服远洋而设计。
尤其是在孙元化主持天津造船厂后,他深入研究古籍,在元首徐晨的启发下,成功融合了前明郑和宝船的庞大结构与西方盖伦船的帆装、炮位设计,造出了这个时代真正的海上巨无霸——“镇远”级战列舰。
该级舰在保持良好航海性能的同时,标准排水量达到惊人的七千吨,重现了当年宝船的雄风,体型是西班牙主力战舰的三四倍。其三层贯通式炮甲板,密密麻麻布置了超过一百六十门重型火炮,侧舷齐射时,足以迸发出毁天灭地的火力。
在海战中,更大、更坚固、火炮更多更远的战舰,几乎意味着绝对的统治力。
李国栋点点头同意了李过的战略,西班牙人的殖民地,都在墨西哥高原上,想要从陆地上打过去,太过于艰难了。
但只要消灭了西班牙人的海军,这上万里的海防线,处处都是漏洞,大同军就立于不败之地。
“我等何时与西班牙人开战?”
所有人都看向主帅赵胜。
赵胜想了想道:“春耕之后,西班牙人虽然有弱点,但他在新大陆的殖民地依然是庞然大物,短时间内,我大同军难以彻底消灭他们,这场战争将会是长期的过程,所以后勤极其重,我们在开战之余,要保证粮食生产的安全,不然的话万里运粮,耗费太大,元首府难以支持我们长期战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