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码头上也聚集了一批准备返回本土的军人。他们的服役期已满,或是立功晋升而奉命回国。
即将升调回民朝任职的郑森,正在与他的战友告别。他用力拥抱了眼眶微红的金尚。
“金尚兄弟,保重!”郑森拍着金尚的后背道:“对自己的族人,不必过于心急。他们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有自己的传统和节奏,改变这些需要时间。
他们是我见过的最淳朴、也最坚韧的人。给他们多一些时间,让他们慢慢理解和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强行改变,只会适得其反。”
驱逐西班牙殖民者,对于新大陆的土著而言,不是一切的结束,而是一切的开始。
这些土著要重新建设属于自己的世界,属于自己的文明,但在这些土著看来,用牛皮树枝搭个帐篷,就可以住了,几十个这样的帐篷聚在一起,就是一个村社。
他们沿用古老的“刀耕火种”,放火烧出一片肥沃土地,撒下玉米、土豆种子,再辅以渔猎,便是一年的生计。
他们难以理解为何要耗费巨大精力去修建永久性的房屋、开凿复杂的水渠、遵守严格的法律赋税。
金尚等少数见识过民朝繁华与秩序的土著精英,迫切希望将自己的族人带入“文明”的轨道,将汉地的城镇、农业、制度复制到这片新家园。然而,这种激进的变革,却遭到了大多数习惯于传统生活的族人的抵触和不解,使得金尚等人的改革步履维艰。
金尚苦笑着摇头,眼神中充满了忧虑与无奈:“郑,在这片新大陆上,除了你们民朝人愿意帮助我们,教导我们,其他来的欧罗巴人,想的无非是杀戮、奴役和压榨。看看东海岸那些还在受苦的同胞吧!我的族人如果不能尽快自强,学会你们的技术,建立强大的聚落和国家,未来……只怕很难在这片注定不再平静的土地上生存下去。”
郑森闻言,一时语塞。他亲眼见过西班牙人留下的万人坑,也清楚东海岸的英、法、荷殖民者对土著的态度同样残酷。他无法轻易给出空洞的安慰,只能再次用力拍拍金尚的肩膀。
性格豪迈的蒙古将领满岳,倒是看得开,他咧嘴一笑道:“金尚兄弟,想让你的族人有紧迫感?这还不简单!带他们去跟东边的那些欧罗巴红毛鬼干几仗!真刀真枪见过血,一起在生死线上滚过,自然就知道团结和变强的重要性了!当年我们蒙古各部,不也是在与汉人不断打仗的过程中,才慢慢凝聚起来的吗?这法子,放在哪儿都管用!”
郑森无奈地看了满岳一眼:“满岳,你可别瞎出主意,煽动战端需谨慎,要听总督府的统一调度。”
这位蒙古的汉子来到了新大陆,算是彻底放飞自我了,西班牙人袭扰,他是最积极带人去追赶的,已经击破了多次的西班牙人海盗。
满岳道:“不打痛这些海盗,他们怎么可能会放弃这片大陆,以前我们蒙古人就是靠着和你们汉人打仗才完成凝聚的,这方式用到金尚他们身上也是一样的。”
郑森最后看了一眼这片他战斗和生活了数年的土地,以及两位并肩作战的战友,转身登上了返回母邦的旗舰。
他站在船舷边,不断地向岸上的金尚、满岳以及众多送行的同袍挥手告别。
随同郑森船队返回本土的,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淘金客。
这些人在新大陆拼搏了四五年,有人运气好,淘到了可观的黄金,决定在此定居,开辟新生活。
但也有人觉得,“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积累了财富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到故乡光宗耀祖。
大同社对此乐见其成,这些带着真金白银回乡的“活广告”,其示范效应远超任何官方宣传。
事实也证明,几年前第一批回乡的淘金客,往往能在第二年带动家乡成百上千的人加入移民浪潮。
因此,新大陆总督府原则上并不限制这些“功成身退”的淘金客返乡。他们只需上两百元钱,购买一张返乡的船票,便能带着沉甸甸的黄金和满满的故事,踏上归途。
“嘟嘟嘟!号声响起,船队带着满仓的黄金白银,立功的军户和发财的淘金客,缓慢的离开了这片蛮荒大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