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530章 ,刘永的大基建计划与希望之国

大同历二十八年(公元1650年)4月9日,天津卫码头。

本就热闹非凡的天津卫码头,今日更是人潮涌动,大量的市民和商贾看着港口停靠的一艘奇形怪状的海船,它没有比全身大几倍的风帆,只有一根无比巨大的烟囱直插云霄,这就是天津卫造船厂研发的,第一艘能在海上航行的蒸汽轮船。

此刻码头工人通过龙门吊,把钢铁部件,蒸汽机,机床的零部件,还有一些布匹等生活用品,一点点的搬运到船舱当中。

沈良等人激动的看着眼前这一幕,对他们这些跑新大陆的海商而言,前往新大陆利润虽然高,但有一个缺陷,来回一趟就要大半年时间。一年跑不到两趟,极大的影响他们赚钱的效率。

而眼前这艘蒸汽轮船就是他们破局的关键了,蒸汽轮船的速度是普通帆船的三倍。这条蒸汽轮船航线开通,他们前往新大陆的时间将会降低一半,利润也能提升一倍,只要这次实验航行成功,他们就打算订购蒸汽轮船。

随着货物装满之后,“嘟嘟嘟!”一阵汽笛声音响起,蒸汽轮船下面的螺旋桨开始转动,船缓缓的离开码头,而后不断加速,快速的离开,最终只留下一条长长的烟囱,消失在水天之间。

在码头的一个高楼上徐晨看到这幕笑道:“这速度不慢,希望是个好的开始。”

一旁的刘永笑道:“这趟航行圆满完成,造船业就要升级了,往后蒸汽轮船将会缓缓的取代现在的风帆船,造船厂需要订购更多的机器,更多的蒸汽机,雇佣更多的工匠,如此产业升级才是利国利民。”

刘永成为第二任元首之后,和胡益堂,陈子龙,罗伟几人也在想办法解决现在民朝粮食价格低迷的问,讨论了几个月时间,认为粮食多了就想办法增加工业人口多消耗粮食,暂时维持供需的平衡。

于是他们制定了一个大基建计划,农业,工业,住房,铁路建设,桥梁建设,沥青马路建设等一篮子建设计。

胡益堂提出了扩张城市面积,加大对工匠坊的投入,争取让每一个城市,都有低廉租金的工匠坊,让每座城市租金不超过工匠收入的两成,让更多的收入在工匠手中提振消费。

而后又提出了加大对铁路桥梁,沥青,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其中有西域铁路网建设计划,长江铁路大桥建设计划,汉江铁路大桥建设计划,同时也在规划在在长江建设铁路大桥,彻底打通中原的各条铁路网络之间的联系,不至于被这些大江大河阻隔。

同时也以工代赈,吸纳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工业领域,增加粮食的消耗,提升粮食的价格。

以此为基础,陈子龙提交了一个水利计划,引汉江之水入中原,增加中原灌溉田地,这个计划需要招募80万左右的民夫,分5年时间完成,能增加中原千万亩良田灌溉。

罗伟提出工业扩张,产业升级的,5年内增加10个大型钢铁厂,扩张车床,机械,拖拉机,蒸汽机等重工业的发展。

提前增加墨子学院的经费,加大对电器行业的投入,提出在5年内在京城,天津卫,洛阳,长安,扬州,金陵,襄阳,广东等大城市,建设大型发电站,铺设电网系统,发展与电器行业相关的产业。

刘永以这个大基建计划为纲领,这半年多了,大规模的开设基础设施开始建设,民朝基础设施建设再次步入的高峰,这个铁路工程商社,土木工程商社,大规模的招募农户进行基建,各个工地加起来的民夫数量超过了200余万。

减少了200余万农业的人口,增加了200多万工业人口,加上各个作坊扩大,增加的工匠数量,这一来一回差不多增加了5%的粮食市场,这个数字已经足够让民朝的粮食市场稳定下。

徐晨点头道:“的确,只有有产业升级,增加了更多的财富,才是解决一切问题最根本的方法。”

刘永想了想道:“天竺传来消息,莫卧儿帝国有反汉的趋势,我们在天竺的商人,大量的丝绸被抢夺,茶叶被烧毁,瓷器被砸毁。”

徐晨诧异道:“这是怎么回事?”

刘永苦笑道:“莫卧儿的皇帝嫌弃我们买他们的商品太少,卖他们的商品太多,把莫卧儿国大量的金银等贵金属,带回到中原,以致引起了天竺的通货紧缩。莫沃皇帝已经开始准备制定新的通商法令,据说只允许我们一年去一百艘商船,而且每艘商船的吨位不能超过千吨。”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