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青龙坊位于通善坊的东边,同样是南靠城墙的一坊,它的功能相对更市井和实用一些。
刘建军把沛王府在靠近两坊位置的一段围墙给推倒了,修建了一道后门,这道后门正对着长安城南城门,城外就是青龙坊和通善坊之间的街道。
说是这样方便。
李贤懒得管他,随便他折腾。
但的确,自从刘建军把那堵墙推了之后,绣娘她们再去杏园烧香念斋也方便了许多,以往绣娘她们需要绕过整个沛王府,兜一个圈子才能到通善坊,但现在只需要在王府内走到后门,出去就到了。
绣娘她们是方便去通善坊了,但刘建军打通这道墙的目的似乎更多的是为了青龙坊。
青龙坊内遍布车坊、马厩、酒肆、食店,刘建军把这道后门当成了销售布的通途,经常会象征性的拿出去一些制品出去兜售。
南苑那块地的籽早在李贤他们去洛阳的时候,就已经由刘仁轨分发到了长安各地,但剩下的王府内没用完,刘建军就拿去卖了。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看看市场反馈。
反馈的确不错。
一匹布的售价甚至达到了三百文钱。
要知道一匹绢布的售价也才两百多文钱,若只按尺寸来算的话,布的价格甚至都要超过了绢布。
当然了,实际上布质地太厚重,一匹布的重量虽然和绢布差不了太多,但实际抱着却是满满一捆。
而且,用刘建军的话来说,这布在市场上属于新兴玩意儿,刚上市的时候溢价严重,现在售价这么高是正常的,等下一季的产出后,市价会瞬间掉下来。
刘建军说:“这第一批货,咱们的目标本就不是寻常百姓,是那些宗室勋贵、富商巨贾家的管事仆妇,这些人最是跟红顶白,追逐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