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刘建军走后的五天(3k)
刘建军走了,骑着他那匹旋风冲锋,牵着李贤的惊鸿,转眼便消失在长安初春尚显冷清的街道尽头,只留下一缕烟尘。
李贤站在原地,望着刘建军离去的方向,心中莫名空了一块。
自从刘建军出现后,他似乎已经习惯了凡事有这个人冲在前面出谋划策、插科打诨,此刻这人骤然离开,而且是奔赴千里之外的险途,仿佛突然之间就有一股沉重的压力攥住了他。
但他没有太多时间感伤。
他知道刘建军的性子有多惫懒,可即便是这样的刘建军,也会为了这件事奔袭千里,就足够说明眼下的情况有多重要了。
刘建军很聪明,判断时局是否紧要的方法有许多种,李贤猜不透。
但李贤有自己的一套判断标准。
刘建军都紧张了,那就说明事情真的很紧张。
……
刘建军走后当天,李贤便来到了大义谷工地,试图像往日的刘建军那样监工。
可当他来到大义谷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有些多余。
整个工地仿佛一架自行运转的精密机器,号子声、凿石声、夯土声、水流声交织在一起,热火朝天,秩序井然。
各处的工匠头目显然早已得了刘建军的详细吩咐,各自负责一滩,指挥若定;而民夫们为了那实实在在的饭食和工钱,也是干劲十足,甚至不需要过多催促。
李贤穿着锦袍,站在一片忙碌的景象边缘,反而显得有些突兀和格格不入。
他想起了刘建军在这里指挥的情景。
刘建军对整个大义谷工程了若指掌,无论是水渠还是堤坝,或是不远处打算用作厂区的地基,他都能上去给出自己的建议。
他能一眼看出某段渠壁砌得不够牢固,能抓起一把土就知道湿度是否适合夯筑,甚至能挽起袖子和工匠们一起研究如何用杠杆搬动巨石。
民夫们看他眼神里也满是信服,甚至带着点亲昵。
因为他总能三两句话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干活的疲累似乎也减轻了不少。
而此刻,李贤站在这里,只有无所适从。
他有些失落地走到一处地势较高的土坡上,望着下方川流不息、奋力劳作的人群,怔怔出神。
可这时,两个挑担的民夫从他身边经过,其中一个民夫瞧见了他,语气带着一些斥责:“你是哪个滩头的,怎生在这里……”
话说一半,那民夫便闭嘴了,取而代之的是惊喜的神色,惊呼:“您是……沛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