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不试试怎么知道?更何况,来俊臣这条疯狗,谁知道他下次掷石头会砸中谁的名字?除掉他,对大家都有好处。太平公主殿下虽不直接涉足朝堂,但维护宫廷安宁,清除陛下身边的奸佞,她身为帝女,亦有责任。”

武承嗣沉默片刻,终于重重一点头:“好!就依刘长史之言。本王会亲自去拜访太平,陈说利害,尽力说服她出面主持大局。”

李贤心想,联络太平那边由自己出面不是更为稳妥,但他看刘建军没说话,他也就同样没说,改口道:“若太平首肯,本王义不容辞。”

“如此甚好!”

武承嗣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虽然这笑意背后藏着多少算计犹未可知,但至少在目标上,双方暂时达成了一致。

李贤看得出来,来俊臣丢石头砸到了他的名字上,让他也感觉到了一些压力。

他又与李贤刘建军简单商议了几句联络方式和后续步骤,便起身告辞,匆匆离去,显然是急着去布局,尤其是要去说服太平公主。

送走武承嗣,书房内只剩下李贤与刘建军二人。

刘建军就像是知道李贤会疑惑什么似的,解释道:“他找到咱们这儿来,就欠了咱们一份人情,让他自己去找太平,又能让他再欠下太平一份人情,何乐而不为?

“更何况,以太平那鬼精的性子,只要武承嗣去劝她的时候顺带说上一句你沛王也同意入伙了,她就能瞬间明白,这武承嗣是你送过去敲竹杠的冤大头,肯定卯足了劲儿宰他,这种便宜不占白不占。

“而武承嗣去的时候会提你的名字吗?肯定会,他现在巴不得多一点人去扳倒来俊臣呢。”

李贤彻底明白了。

刘建军太坏了。

……

接下来的几日,洛阳城风平浪静。

来俊臣又当了新郎官,消停了一段时间,武承嗣忙着拉拢太平,听说进展不是特别顺利,也一度陷入了僵持。

当然,后者的原因,是刘建军嘱托太平,让她先吊着武承嗣的。

至于原因,李贤没问,刘建军肯定有他的道理。

但紧接着,又有另一件足以轰动朝野的事情发生了。

又一人拜相了。

昔日江南道巡察使,狄仁杰。

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刘建军说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狄仁杰本身务实能干,加之此时朝中宰相之位因李昭德外派、苏良嗣根基未稳,且需要平衡各方势力,武曌也确实需要一位既有能力、声望,又暂时未深度卷入当前储位之争的能臣入阁。

狄仁杰的拜相,顺理成章。

沛王府内,李贤自然是欣喜的。

狄仁杰位列宰辅,意味着他们在朝堂中枢又有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支点。

如今朝中,李贤已知的属于自己一方的宰相,已经有了狄仁杰和苏良嗣,李昭德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但从目前来看,他似乎也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

三位宰相支持。

这是李贤当初还是太子的时候,都不敢想的事儿。

但现在,他却还只是一个空有雍州牧虚职的闲散王爷。

李贤只觉得自己能在巴州遇到刘建军,简直就是此生最为幸运的一件事。

……

狄仁杰拜相后的日子依旧还算风平浪静,他深谙藏锋之理,在相位上只谈公务,不涉党争,对谁都客客气气,俨然一副“纯臣”模样。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