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整个漕运的流程在心中反覆推演,最终,他的目光停留在了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返航的空船。
他当即密令,將全部监视力量都集中在那些空载南下的漕船之上。
果不其然,緹骑们很快回报:每逢漕船返航,总有一些船只会在固定的码头,悄然装载一些用油布严密包裹的私货。
这让他心中的猜测得到了证实。
接下来的行动,便是顺藤摸瓜。
通过对私货的秘密盘查,一张偽造的“奉旨为內帑採办江南织物”的公文,以及背后那条庞大的影子水道终於浮出了水面。
他眼前的卷宗里,附著那张抄没的公文。
行文滴水不漏,甚至连上面的印章都与宫中流出的印信样式有九成相似。
若非他这种常年在宫中行走,见过真正印信的人,根本无法分辨真偽。
凭藉这张偽造的大內通行证,一支庞大的影子船队就此诞生。
这些返航的漕船在官船的掩护下,成了规模最大,最安稳的私货载体。
大量的私盐....朝廷严令管制的暴利之物,违禁的铁器与军械,甚至还有绕开市舶司严苛关卡的海外奇珍,如西洋钟、玻璃镜、各色香料,就这样畅行无阻地在帝国的大动脉上逆流而上。
它们畅通无阻,因为沿途的关卡卫所不是被“公中”餵饱了,就是被那纸偽造的公文唬住了。
谁敢盘查为皇家办事的船只?
李朝钦无奈摇头。
他的思路在这一刻,与那位高居庙堂之上的年轻天子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鸣。
皇帝为何要力排眾议,强开海禁?
不正是为了打破走私豪强对海外贸易的独揽,將这笔泼天大的財富从世家大族和海寇的手中夺回来,变成充盈国库的关税吗?
为此,皇帝设立市舶司,整顿卫所,建立了一整套全新的关税章程,可以说这是皇帝登基以来最为重要的国策基石之一。
然而·.
李朝钦看著卷宗里的私货清单,苦涩地笑了。
皇帝辛辛苦苦与天斗与人斗建立起的防线,却被这群蛀虫用最意想不到的方式,从內部狠狠地刺穿了!
他们利用大明的漕船,大明的航道,国家的官吏保护,进行著最大规模的走私。
皇帝在前方开疆拓土,他们就在后方疯狂掘墙角。
这条影子水道的庞大利润与市舶司收上来的关税相比,恐怕不湟多让!
这哪里是贪墨,这是在动摇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