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酒过三巡,话匣子便渐渐打开了。

“唉,卢大人有所不知,”按察使杜应芳长叹一声,满脸的忧愁,“广东地处海疆,民风素来强悍,加以宗族林立,盘根错节,许多朝廷的政令,到了下面,实在是……难啊!”

都指挥使俞安性是个武官,说话便直白了许多:“末将执掌广东都司,深有体会!此地卫所糜烂,兵丁多为各大宗族子弟充任,名为官军,实为家丁。平日里让他们操练一番便推三阻四,若是有族中械斗,却是一个个生龙活虎,悍不畏死!朝廷的号令,远不如族老的一句话管用。”

“正是此理,”广州制服连忙附和,“故而我等在粤为官,凡事皆以‘和睦’为上。需知,广东之稳定,全赖各大宗族与地方乡绅的鼎力支持。正所谓,因地制宜,方能政通人和嘛。”

一句句“地方不易”,一声声“宗族为重”,听在卢象升耳中不啻于公然宣告——此地的规矩,是我们定的!

卢象升不动声色,只是夹了一筷子菜,缓缓咀嚼。

他想起了临行前,年轻的皇帝在文华殿对他的密语:“建斗,广东之患,不在蛮夷,不在海寇,而在其官绅士民,早已自成一国。卿此去,名为巡阅,实为刮骨。”

当时他尚不解其深意,此刻,却已了然七八。

席间,一件小事更是让他将这点体悟刻入了骨髓。

一名布政使司的佐贰官上前,在钱士升耳边低语了几句。

钱士升听罢,眉头微皱,随即又舒展开来,对那官员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

转过头,钱士升仿佛是说一件寻常趣闻般对卢象升笑道:“卢大人见笑了,不过是番禺县两村为了一片桑田归属,起了些纠纷。唉,此等小事年年都有。好在此事已由当地黄氏与梁氏的族老出面调停,想来不日即可了结。”

说完,他便举杯再劝,仿佛此事已经没什么必要再去关注的。

卢象升端着酒杯的手,在袖中微微一紧。

一桩田产纠纷,不问国法不经衙门,由两个姓氏的“族老”出面便可“了结”?

这布政使钱士升言语之间,对此不仅习以为常,甚至还颇有些赞许之意。

何其荒谬!

何其大胆!

这哪里还是大明的官府?分明是宗族的账房先生!官府的权力,竟被架空至此!

卢象升只觉得寒意从脊背升起,皇帝所言的“官绅本地化”,其严重程度,远超自己的想象。

他缓缓饮下杯中之酒,酒液辛辣,却远不及他心中的那团火来得灼热。

……

宴席不欢而散。

次日,卢象升命士卒安营扎寨,自己则带着一队亲兵换上常服,打算亲自看看这广州城的市井风貌。

亲兵队长名叫周朝先,是个跟他一路拼杀出来的汉子,性格刚直,最是看不得欺凌之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