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刘备来了的故事(6k)
张飞这几句话虽然听起来粗糙,但却正暗合兵法!
瞬间就打开了刘备的思路:
“不攻必救,反袭不意,示弱於虚,实攻其懈一次两次,使其习惯,再行雷霆一击!”
他反覆咀嚼著这几句话,眼中的迷茫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簇愈燃愈亮的火光。
这些思路虽与《孙子兵法》中“出其所不趋,攻其所必救”的训诫看似相悖,
却恰恰切中眼下困局之要害,堪称绝妙!
他的目光穿过重重夜幕,直直的落在远处的漳水之上。
“是了—正是如此!”刘备几乎要击掌为自己喝彩。
他在此刻將一切都想通了!
张梁与张曼成二人,一者莽撞易怒,一者谨慎多疑,虽各有缺陷,用兵亦常显粗疏,
但终究身为一军统帅,多少通晓兵法常理。
正因如此,他们认定刘备兵少力弱,又尽为骑兵,绝无胆量强渡漳水天险。
於是,那座离刘备大营不远的渡口,便成了他们眼中“不必在意”的虚处!
他们將全部心神都用於防备刘备从陆路突围,一心想將他困死在这片平原之上。
想通关节之后,一个让他自己都觉得疯狂的计划,瞬间在他脑海中成型!
“他们既然认定我不敢渡河,那我偏要做出渡河的姿態!”
“一次、两次—他们尚会前来阻止,但我正好趁他们主力出动来攻其营寨—”
“等到第三次,我再佯装渡河—”
“他们必会以为我是虚张声势,意在调动他们,从而放鬆对渡河点的警惕!”
“待到那时—”
刘备猛地转身,大步流星返回中军大帐:
“传令眾將,即刻来见!”
眾將很快聚集在营帐中。
见眾人齐聚,刘备没有兜圈子,直接將他那“示弱於虚,实攻其懈”的方略和盘托出,
並並详细解释了针对张梁、张曼成性格弱点的三波佯动计划。
隨后排兵布阵,命各將听命行事。
次日,漳水西岸,尘头大起。
刘备亲自坐镇,令麾下士卒大张旗鼓的搜集船只,伐木做筏,
摆出一副不惜一切代价,强度漳水的架势!
而这一幕,却被紧盯著刘备动向的黄巾斥候带回营地。
“报一!將军,刘备军正在漳水岸边集结,似要强渡!”
营帐中本来百无聊赖,已经做好长期围困准备的张梁,先是一愣,隨即爆发出震天大笑:
“哈哈哈!刘备是疯了吗?区区千骑就想渡河?真是天助我也!”
张梁猛地站起身,脸上满是轻蔑:
“都说刘备知兵,我看也不怎么样!如今他自寻死路,我正好助他一臂之力!”
“点齐兵马,隨我杀往水边!”
一旁较为谨慎的副將进言道:
“將军,刘备並非莽夫,此举甚是蹊蹺。”
“况且他尽为骑兵,不善水战,强渡漳水无异以卵击石,他岂能不知?”
“说不定这是疑兵之计,意在诱我离营,他好从陆路突围!”
张梁闻言,脚步一顿,觉得有理,但看著斥候那急切的模样,又心有不甘: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
副將沉吟道:“或可分兵应对。將军可率一部精锐前往渡口,沿河布防,若刘备真敢渡河,半渡而击之,可获全胜。”
“我则率主力稳守大营,谨防其声东击西,从陆路冲阵。如此,方可万无一失。”
“好!就依你计!”张梁觉得此计稳妥,当即同意。
与此同时,曲周大营內的张曼成也接到了前线急报。
他捻著頷下短须,仔细听著斥候的稟报,眼中闪过一抹讥誚之色。
“倾力渡河?刘备若果真如此不智,也枉费了这英雄之名。”
他低声冷笑,语气中充满怀疑。
待听闻张梁已亲率主力奔赴漳水北岸布防,他更是嗤之以鼻:
“张梁匹夫,恐怕中刘备调虎离山之计了!”
儘管心中已断定此为刘备诡计,但素来谨慎的他,绝不会將胜机寄託於单纯的猜测之上。
他略一沉吟,当即下令:
“派一哨轻骑,驰往漳水沿岸,严密监视刘备动向,一有异动,即刻来报!”
隨即,他转身对帐內诸將喝道:
“全军整装,秣马厉兵,做好隨时出击的准备!”
张曼成踱至地图前,目光在刘备大营,漳水以及张梁营寨之间逡巡,脸上露出一丝算准一切的得意。
在他看来,自己已立於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