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大声道:
“只恐刘景升有并吞江南之志!”
嘶……刘备很想说元龙你吼那么大声干什么。
李翊有条不紊地分析道:
“如今主公与袁术大战于江南,袁术部将孙策又与刘繇激战,争夺吴郡、丹阳的地盘。”
“刘景升在荆州,少受战祸,今见扬州混乱,岂无出来分羹之理?”
李翊取出地图,用手为刘备解构当前形势。
“庐江毗邻荆州江夏,中间隔着大别山。”
“若是刘表得了庐江,便能将自己的影响力拓展到扬州、豫州一带。”
“对于荆州而言,绝对是一件好事。”
历史上真实的刘表可不是曹操评价的那样,有名无实,守户之犬。
刘表除了有单骑入荆州的人生高光之外。
在那之前,人家也是一个妥妥的有为青年。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他不仅身长八尺,容貌温和伟岸。
而且与同乡的张俭等人并称为“八及”。
意思就是说特别能忽悠别人追随自己,妥妥的传销大师。
(看来这也是老刘家的血脉优势了)
而“八及”在大汉是个什么地位呢?
当时全天下名望最高的是“三君”。
三君之下,分别是八俊、八顾。
然后才是八及。
看见没,人刘表年纪轻轻就打上国服前三十了。
绝对的人中龙凤。
而历史上的刘表为了得到江夏,不仅与骷髅王达成合作,化敌为友。
甚至还想出兵染指交州。
不仅自己任命了交州刺史,还派兵与当时的交州牧张津年年交战。
刘表是个有野心有手段的人,他一面使人和刘繇交流,看他是否需要自己的援助。
一面又派刘先来找刘备。
因为刘备正在与袁术交战,刘表希望能与刘备达成合作,一起瓜分袁术的淮南。
按刘表的构想,他估计是想要庐江,九江则留给刘备。
而刘表的谋划的精明之处便在于,他虽然想要庐江,却不想派兵。
他主动把三百艘战舰卖给刘备,就已经是表达了自己的诚意。
而亲善扬州刺史刘繇,也是想争取庐江的表奏权。
这一切的谋划,都符合刘表定下的战略方针。
多头下注,坐收渔利。
用我们的钱,买徐、扬二州人的血。
这便是荆州刘景升的筹谋。
“既如此,子玉与元龙觉得应该如何回应刘始宗?”
听完李翊的分析后,刘备也对刘表的野心有所了解。
当即征询李翊、陈登两人的意见。
陈登怡然不惧:
“刘景升坐拥荆州尚不知足,还想把手伸进扬州来。”
“依我看,不如回绝了他。”
陈登的执政风格向来刚强,建议刘备莫要让刘表来掺和江东事务。
“不可!”
李翊出声阻止,“刘景升虽然狼子野心,但其并未与我主交恶。”
“况且卖战船于我主,已是有恩于徐州,岂可此时与之结怨?”
但……
陈登略有迟疑,在他看来,刘表只会想听到两个回复。
要么两家合作,共同瓜分袁术。
要么你拒绝了我,咱们以后各走各道,你有事也莫来求我。
“刘景升想要庐江,给他也无妨。”
“此地岂是轻易可得的?”
李翊道出关键所在。
庐江属于扬州为数不多的肥地。
这里的土地开发成熟,人口众多,并且和荆州水陆相连。
刘表一旦得到了庐江,便有了全取扬州的机会。
这你让扬州那帮人怎么想?
袁术本来就视扬州为自己的领土。
刘繇则是正儿八经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对这里的领地有合法宣称权。
至于扬州其他的势力,许贡、王朗、严白虎,这些人又岂会坐视刘表坐大?
包括刘繇麾下的笮融、薛礼,那都是野心勃勃之人。
追随刘繇的目的,就是想在扬州谋取一块自己的地盘。
刘表坐拥荆州,本身实力就已经很强了,若是让他得了庐江。
其他势力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我们不妨表面同意与刘表的结盟,只是要虚与委蛇。”
李翊提出自己的想法,刘表既然想钱让我们为他流血,那我们就使劲你的钱。
至于流多少血,就由我们自己说了算。
“倒也可以,只是刘荆州已坐拥大州。”
刘备吐露自己的担忧。
“南收零陵、桂阳,北据汉川。”
“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战舰上千艘。”
“只恐合作不成,反养一虓虎在身旁。”
荆州可不似徐州遭受过大规模的战乱。
并且刘表也比刘备要早经营很多年,也很有手段。
只用了几年时间,便从一个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的孤寡老人,成为了如假包换的荆襄之主。
面对贼寇,他恩威并施,各路土匪山贼纷纷洗心革面,对他心悦诚服。
北方各州的名士纷纷来荆州避祸,刘表也是倾力接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