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许贡被吓了一大跳,忙躬身拜道:“将军此话从何说起?”

“贡哪里曾使计害过将军?”

孙策冷声笑道:

“汝上表,欲使我归朝廷,困我于京师。”

“还敢说没有吗?”

许贡咬咬牙,抵死不承认。

“本无此事,奈何非要强加于我?”

孙策将表文取出,冷笑道:

“表文在此,汝还敢抵赖吗?”

许贡见此大惊失色,惶然道:

“此乃我上书朝廷的奏文,汝怎敢擅自拆开来看?”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孙策弯唇道:

“吾若不拆开看,怎知汝暗藏祸心,意欲加害于我?”

“今日事败泄露,证据确凿,汝还有何话说?”

许贡默然不能答,似对此事已经默认了。

孙策见状,更加恼怒,即命武士将许贡绞死于殿上。

许贡见此,骇然失色。

“孙策!吾乃朝廷任命的吴郡太守,汝竟敢杀我?”

“汝有什么资格审判我的罪过?”

孙策背着手,冷声笑道:

“汝欲害我,我岂能留你?”

“况你乃败军之将,已不再是吴郡太守了,我已命我麾下将领朱治为吴郡太守。”

“上奏朝廷的表文已经发出,你便安心去吧。”

许贡涨红了脸,气得直跺脚。

“汝……汝这犯上作乱的逆贼,侵吾吴土,还要夺我官位。”

“公道人心何在?”

孙策斜睨他一眼,澹澹道:

“公道真理不在人心,是非曲折在乎实力。”

说完,两名武士将许贡架起,将他生生绞死在了殿上。

叔父吴景走过来,有些担忧的对孙策说道:

“伯符,这许贡在当地颇有名望,纵然要杀他,也该先奏朝廷,审明其罪。”

“擅自将之处死,未免太过鲁莽了些。”

孙策对此却不以为然,“杀便杀了,何必多言?”

微微一顿,又道,“况本土大族,不能容我,视我等为逆贼。”

“早晚要与之一战,不如现在就直接动手。”

与李翊帮助老刘,抚慰徐州各派不同。

孙策在江东处理本地豪族的方式更加简单粗暴,那就是杀杀杀。

史书叫,“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

史书上对孙策屠士族简单概括为了,是孙策想要立威。

但这只是浅层原因。

孙策不是傻子,他知道当地豪族意味着什么。

但他没办法像李翊那样,一一抚慰各派。

因为时间不等人,孙策起兵必须要快。

其次,江东大族极多,孙策很难一一抚慰。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孙策不具备抚慰这些大族的条件,他只能选择乱杀这一条路。

孙策并不是江东的世家大族,他带着江淮的人,却跑到江东去称王称霸。

属于名不正言不顺,是犯上作乱。

吴郡许贡、会稽王朗、扬州刺史刘繇都是朝廷任命的地方官。

抵抗孙策,属于是为国讨贼。

当地的士族当然也拥护他们。

要说靠强硬手段压制本地世家,也不是没有先列。

比如刘焉入益州,杀本地豪强十五户。

刘表单骑入荆州,杀江南豪强五十五人。

两人都选择了同样的操作。

外地君主到了本地,就是得杀当地地头蛇来立威,不然镇不住。

但刘表与刘焉在立完威后,都选择了及时收手,开始抚慰本地豪强,恩威并施。

可孙策却没办法收手,他只有“威”,只能选择一直杀下去。

因为他与刘表、刘焉不同。

这二人是汉皇宗亲,自带汉室苗裔光环。

第二,刘表入荆州时他是荆州牧,刘焉入益州时他是益州牧。

可孙策只有一个袁术给的殄寇将军,有什么资格去占有江东领土?

所以孙策的军队素质非常高,凡大军过处,几乎与民秋毫无犯。

因为孙策知道,他已经选择得罪了士族,就绝对不能再得罪军民了。

孙策军队纪律在三国时代属于名列前茅的存在,所过之处,多有百姓夹道相送。

这是孙策自己给自己打的补丁。

既杀许贡,孙策又命人将许贡家属一并屠戮,万不可留活口。

众武士领命,前去抄了许贡之家,将家中老幼一并杀于室内。

只杀得许府哀嚎声、惨叫声不绝于耳。

之后,武士向孙策回报说,许贡上下八十余口,尽数杀死。

孙策满意地点了点头,忽又有人来报。

乃谋士秦松也。

“主公,许贡的小儿子,还有三名奴客不见了踪影。”

孙策一叉腰肢,不屑道:

“那孺子我曾见过,只八九岁,不足为虑。”

“至于那三名奴客,乃丧家之犬耳,何足道哉?”

“任其自去!”

这……

秦松有些迟疑,出声劝道:

“主公,斩草要除根,这些奴客平日饱受许贡恩惠。”

“今主公杀之,保不齐将来他们会为主报仇。”

孙策却只是淡然一笑,“吾怕谁来?”

周瑜见此,也出声劝道:

“兄长,秦先生说的有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