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当然了,数目也不能开的太高,不然袁绍再有钱也不会当冤大头。

大战在即,能小赚一点就小赚一点吧。

在打发了袁绍使臣之后,曹刘又命孙策使者来见。

还是直接开门见山,问孙策想要什么。

比起袁绍,孙策可就更需要朝廷的认可了。

人袁神家大业大,四世三公,有直接不要天子的底气。

但孙策就一个“反贼”袁术封的殄寇将军,在没有诏命的前提下,跑到人江东去攻打人家的地盘。

直接被江东士族定义为了“造逆”。

用游戏的思维解释,就是孙策在没有“伪造宣称”的情况下开战,降“稳定”,加“厌战度”,大失人心。

所以孙策刚刚打下吴郡、会稽,就迫不及待地遣使入朝,请求册封。

朝贡的礼物,是寻常诸侯的两倍。

而这名孙吴使者,乃孙策帐下奉正都尉刘由也。

他向曹操、刘备躬身说道:

“曹司空,刘将军,吾主孙策此次平定江东叛乱有功,故而遣我来请求封赏。”

曹刘当然知道这是刘由的场面话,也不戳穿他,便问他具体的封赏内容。

刘由见此,非常识趣地先将贡品清单献上。

俱是江东的珍奇之物,还有不少粮秣。

虽然这些贡品对曹操、刘备这样的大诸侯而言,不够塞牙缝的。

但谁又会嫌口袋里钱多呢?

二人看完清单之后,曹操先开口说道:

“我闻汝主孙策,擅杀朝廷大员,据江东之地,又不来向朝廷进贡。”

“该当何罪?”

刘由喏喏道:

“此中必有误会,吾主在江东之地,所杀之人皆为叛逆。”

“大军所过之处,与民秋毫无犯,有口皆碑。”

“曹司空若是不信,可差人去探。”

这名孙吴使者玩了一个避重就轻的把戏。

孙策严明军纪,确实拉拢到了江东军民的支持。

但反对他的江东士族,都被他突突了。

现在就算让曹操去探查,也只能看到赞赏孙策的老百姓,哪里还会有反对他的士族发声?

刘备则道:

“既然汝主有功于朝廷,就该向朝廷上贡,每年不可少。”

依然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的恩威并施把戏。

刘由连连称是。

“刘将军教训的是,只因此前盗贼蜂起,路途艰难,不得通进,故而延了路程。”

“现在吾主扫平江东,已无盗贼。”

“以后每年都能向朝廷进贡了。”

刘备与曹操又对视一眼,旋即示意刘由把孙策请求册封的书札取上来。

其大致内容为,

孙策请封为会稽太守,吴景为丹阳太守,孙贲为豫章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

同时,

孙策以江东西南多山越为由,为了更好的维护豫章郡的稳定。

请求将豫章一分为二,北面为豫章郡,南面为庐陵郡。

并请求册封孙贲弟弟孙辅为庐陵太守。

光看这个册封表,其实不难发现汉末诸侯用人的习惯,都是一律用宗室武将。

曹操用他的曹氏、夏侯氏。

孙策用他的孙氏。

袁绍也是让自己的三个儿子、外甥各领北方一州。

不过孙策这个请封的表文,胃口未免就太大了。

若按历史线来看,孙策确实吞并了整个江东。

但现在的孙策,手中不过吴郡、会稽两地而已。

却把江东各郡给手下人封了个遍,等于是索要了整个江东的宣称。

那他之后攻打剩余郡县,就有名正言顺的理由了。

毫无疑问,此举几乎遭到了曹操、刘备的同时反对。

要是孙策真是只想要会稽、吴郡的话,那两人基本上就送他一个顺水人情了。

毕竟这两地本来就在他手里。

但孙策却还索要了豫章、丹阳的宣称,这是曹刘不能接受的。

站在刘备的利益角度讲,

靠着李翊纳袁氏女的建议,刘备也算是与四世三公有姻亲关系了。

此时的丹阳太守袁胤,就是袁氏女的从叔。

通过牵线搭桥,袁胤已经口头上归顺徐州,愿意成为徐州的附庸了。

之后河北大战之时,袁胤也可以输送骁勇善战的丹阳兵来前线助力,为徐州输血。

要是给吴景封丹阳太守,那不等于是直接把袁胤给卖了吗?

而站在曹操的利益角度讲,

他在江南的势力范围,主要是庐江。

庐江虽然还没侵占完,但只是时间问题。

一旦把庐江全部吞下,就直接与豫章接壤了。

等于说,在不破坏曹刘同盟的前提条件下。

如果曹操想继续往江南扩张,就只能打豫章。

若是同意把豫章太守封给孙贲,甚至将之一分为二。

损害的无疑是曹营的利益。

“此举甚为不妥,孙策借父之名,并无大功于朝廷。”

“何等以封江东诸郡?”

“曹某不同意!”

曹操率先出来反驳,拒绝了孙策这封表文。

刘备亦道:

“不错,曹司空所言有理。”

“今豫章太守华歆华子鱼乃是天子亲自任命的豫章太守,其在任时,为政清廉,不烦百姓。”

“吏民皆感而爱之,孙策无端略地江东,朝廷尚未罪责,怎敢求封豫章太守?”

“至于丹阳太守袁胤,其在任时,亦无过错。”

“无端免其职务,恐有伤陛下赏罚之明。”

曹操、刘备意见一致,将孙策的请求直接驳回。

刘由也知道,若不得二人同意,孙策断不能得到朝廷认可。

所以他此次也是有备而来,又道:

“曹司空,刘将军,吾主此次遣由来,除向朝廷进贡之外。”

“另使我送两位一些礼物,权表我主心意。”

话落,又将两封礼物清单,分别交到曹操、刘备手中。

这清单上的礼物,比向朝廷进贡的物品还多。

古代是非常重视数量的,经常通过数量来彰显阶级地位上的差距。

孙策用倍数于进贡的礼物,献给曹刘。

其意思就等于是承认了曹刘两家的地位,是凌驾于朝廷之上的。

给你一份尊重,愿你也能还我一份尊重。

不过,仅是这些,很明显是难以打动两名政客的心的。

刘由见曹操、刘备脸色并无丝毫变化,知他二人并不满足于此。

于是又小声说道:

“吾主知曹司空与刘将军目前专注于河北之事,吾主愿为两位分忧。”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