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披甲率就是与生产力挂钩的。

到了宋朝时,岳飞、韩世忠、张俊的部队披甲率俱在70%以上。理论上来说,如果想做到披甲率百分百也是可以的,不过只能针对前线部队。

袁绍能在汉末的生产力,以总的基数,把披甲率干到50%。

称一声袁神的确不为过。

当然了,除铠甲斗具之外,袁绍还非常豪横的武装了战马。

用曹操的话说,就是,“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

这样的生产力,这样的武装力量。

的确担得起天下第一诸侯的名号。

众人也算明白,为什么李翊不着急和袁绍开战。

而是先尽可能的拉拢周边一切能拉拢的势力,合力对抗河北。

正说间,许攸许是酒醉,卧倒在雪地里。

众人急忙将之救起,李翊命人将之带到驿馆里歇息去。

……

恰逢此时,又一名外客来到。

正是前会稽太守,王朗也。

他先至驿馆通报,请求面见李翊。

左右近侍只答李翊正与众官员赏雪烤肉,不见外客。

因为王朗此时已被免冠,只有太守级别的官员,李翊一般才会亲自接见。

如果人物的确重量级的话,李翊才会将之引荐给刘备。

至于剩下之数,多推由手下人接见。

为防漏网之鱼,如果手下人觉得此人身份贵重,或有战略价值,也会再次引荐给李翊。

总之一句话,太守级别官员是李翊要亲自接见的,剩下的则要先经过手下人考核。

若的确特殊,才会通报给李翊。

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减轻李翊的工作量。

毕竟军政、农政、接见外客的活都是他在做,不能面面俱到。

王朗见不能马上见到李翊,就更别说见刘备了。

他从豫章远道而来,每分每秒都得抓紧,哪能耽搁?

只要面叱道:

“吾此前亦在徐州为官,陶恭祖在时,举我为茂才,用我为治中从事。”

“尔等且不识我面目?”

王朗是徐州东海人,所以陶谦作为徐州刺史是可以给他举茂才的。

左右近侍只道:

“君侯日理万机,哪能随便个人便接见?”

“我们已经知会庞功曹了,他自会过来见你。”

王朗这才只道,自己离开徐州的这些年,徐州早已物是人非。

上下官员全都被替换了一圈。

他也算是徐州旧臣了,竟无人识得他,这令王朗有些黯然。

“连个驿馆近侍都如此轻慢于我,这年头倒还真是改了……”

王朗背着手,颓然地走出馆外。

又仆人对王朗说道:

“左右近侍,慢待长者,许是想要索贿。”

“今王公既是急着见李郯侯,何不施以金银财物,求得引入?”

王朗闻言,叹了口气。

他虽然乐善好施,但钱财多用来接济穷人,哪里肯拿去行贿?

但现在有公务在身,而且是要紧大事。

若是耽误了,害的不单单是老友华歆,更有可能坏了豫章百姓。

遂妥协道,“……罢,眼下也只能如此。”

乃命仆人去备些财物,打算再进驿馆与左右近侍沟通。

一名小郎走过来,厉声叱道:

“汝等是客,初至徐州,便欲向我徐州官员行贿耶!?”

王朗见被撞破,慌忙将一锭金子塞在那小郎手里,赔礼道:

“我等初来乍到,不知徐州的规矩。”

“只是一心想要求见李郯侯,但近侍却言须等候时日。”

“待郯侯闲下之时,方可拨冗一见。”

“然我等自豫章而来,实有要紧大事,求见郯侯。”

那小郎掂了掂手中的金子,咧嘴笑道:

“汝等岂不知我徐州上下正在反腐倡廉,严打官员受贿?”

这……

王朗与仆人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还未请教足下姓名?”

王朗先试探此人底细。

那小郎拱手一揖:

“庞统庞士元,现任郯侯功曹。”

“诶呀!原来足下便是庞功曹,竟如此年轻!”

王朗如获救星,上前攥住庞统衣袂,拜道:

“我等实是有要紧大事想求见郯侯,还望功曹帮忙美言几句。”

“郎也是徐州本地人,陶恭祖旧臣。”

“看在这个情面上,还请庞功曹多多费心。”

功曹就相当于秘书,看似官儿不大,实际操作起来,权力大过许多人。

王朗清楚,只要得到庞统的首肯,他便能够见到李翊了。

庞统却对此无动于衷,只是淡然说道:

“郯侯日理万机,每人都说有要事来见他,那郯侯岂不是人人都要见?”

王朗一愣,再道:

“但朗确实是有要紧之事,绝无虚言!”

庞统眉心一蹙,望他一眼:

“有什么要紧之事,可先与我说。”

这……

王朗见庞统年少,暗想豫章归属大事,岂可轻托他人?

万一泄露出去,华歆与豫章子民都要受到牵连。

遂不愿说与庞统。

庞统见此吗,便道:

“君若不愿明言,便请回吧!”

话落,转身便走。

王朗大惊,不想这少年人做事这么果决。

连忙追上去,拽住他衣袂,说道:

“功曹莫走,功曹莫走。”

“我说还不行吗?”

王朗叹一口气,眼下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这少年人身上。

只盼他真能为自己引荐李翊。

至于成与不成,就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遂将豫章之事,一并说给庞统听了。

庞统听罢,颔首道:

“这确实值得郯侯拨冗一见。”

话落,又看向王朗,再问: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