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日,一名前哨匆匆赶至山上,向祖郎汇报军情。

“宗帅!山下有一队官兵!”

此言一出,诸将无不为之一震。

大伙儿对官兵二字是非常敏感的。

“来了多少人!?”

祖郎赶忙出声问。

“约莫一千数!”前哨答。

“来了这么多?”

祖郎皱着眉头,一手抚摸着下巴,略作沉吟状。

“往日山下有官兵路过时,少则三百人,多则五百人,今日缘何来了千人?”

另有宗帅费栈,亦为丹阳豪族。

在旁侧分析道:

“莫不是冲我等来的?”

祖郎不屑地说道:

“若当真是冲我等来的,莫说一千人众,纵是万人众也不济的事。”

虽说陵阳山的宗帅,也属于是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大多数宗帅都没办法聚在一起。

但真要是一致对外的话,大伙儿还是会团结起来,收拾官兵的。

那名前哨接着补充说道:

“这帮官府人员,身后还跟了粮草辎重,数量不少。”

哦?

一听粮草辎重,祖郎、费栈的双眸顿时亮了。

有钱粮何不早说?

“听闻近日孙策要对荆州牧刘表用兵,江东之地,有粮草往来,亦属常事。”

联想到近日荆州与孙吴之间的战事,大伙儿们瞬间就觉得说得通了。

“山里正好缺粮食,若我们出兵抢夺过来,这个冬天不就不愁吃穿了吗?”

费栈马上提议下山劫粮。

此言一出,群贼无不振臂高呼叫好。

但祖郎到底是见过世面的,此刻保持了冷静,先出声问:

“这队官兵确定不是冲我陵阳来的?”

“可有打探清楚是哪路的人马?”

前哨答道,是太史慈的人马。

太史慈?

“就是那个青州的奏曹史,帮助郡府胜诉州府的跑腿官儿?”

太史慈年少成名,当年入雒阳上书朝廷的事,使得他名声大噪。

“……哈哈哈,对正是那个跑腿的,他也只配押送个粮草。”

太史慈虽然成名很早,不过他的名声在世人豪族里也仅仅只当是一个饭后笑谈罢了。

大多数豪族都只当他是一个跑腿的,顶多比别人有点能力而已。

如果让太史慈独自领兵当大将的话,那就成笑话了。

别人建议扬州刺史刘繇重用太史慈时,刘繇的原话就叫,

——“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

在这些士人豪族眼中,阶级观念是很严重的。

祖郎、费栈等人虽然是山越贼,但却也豪族出身。

在丹阳本地,更是类似于地头蛇一样的存在,连丹阳太守这样的一郡之长都不放在眼里。

又哪里会将一个跑腿的,小小奏曹史放在眼中呢?

“太史慈虽然为谋,然我却听说他已经投了刘玄德,是徐州的大将了。”

“非是旧日奏曹史也。”

费栈一挑眉梢,问道:

“吾生年以来,未闻天下有刘备。”

“刘玄德何许人也?”

丹阳毗邻徐州,祖郎当然听说过刘备,他知道费栈肯定也知道刘备。

听他这语气,明显是瞧不上他。

“……刘玄德乃世之英雄也,未可轻视,更兼得李子玉为辅,如虎生翼矣。”

费栈再问:

“李子玉又何许人也?”

祖郎说道:

“不瞒费帅,我对此人也知之甚少,只听道上的兄弟说起过。”

“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真当世之奇才,未可小觑。”

“此前海贼薛州,便是败于此人之手,于江上一战而擒。”

费栈则不以为然。

“薛州乃江海之贼,弄水不如人,是他不行。”

“怎比的我等在山中,来无影去无踪,逍遥快活?”

“依吾看来,刘备鼠辈耳,李翊草芥耳。”

“我等身处大山之中,何足惧哉?”

“况此二人并不在此地,只一奏曹官,擒之易如反掌。”

祖郎见费栈如此自信,自己也被提振了不少信心。

“既如此,你我一同下山将之劫上山来,找刘备勒索赎金如何?”

祖郎提议道。

费栈挥了挥手,道:

“杀鸡焉用牛刀?”

“况你我二人一同下山,须得留个人守山。”

于是,二人相约。

由费栈带本部宗族人马,下山劫太史慈的粮草辎重,

而祖郎则带领自己的本部宗族人马,守住山口。

由于费栈出力的多,劫下来的粮草,他得拿七成。

相约既定,各自人马趱行。

费栈很快带人下山劫住太史慈去路。

太史慈手舞双戟出阵,问曰:

“吾奉刘将军之命,押运粮草,尔等怎敢拦阻?”

费栈叫骂道:

“趁早叫粮草留下给我!饶你过去。”

太史慈闻言大怒,挺戟纵马,直取费栈。

费栈舞动双斧迎敌,两马相交,战不数合。

太史慈诈败而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