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虽然袁曹大战期间,张燕作壁上观,没有下场。

但等到205年,张燕举众归顺曹操时。

所带去的人口,已只剩下十多万人了。

虽然十余万人,对于人口稀少的汉末,依旧是一笔巨财。

但这显然没法跟巅峰时期的百万人口相比。

这其中,

既有受战乱影响导致人口减少的因素。

也有麾下渠帅不受控制,各自为政,转去他处的原因。

这也是张燕真正要想“招安”的根本原因。

他这个黑山大王当得有名无实,大伙儿只是名义上奉他为王。

他要真能调动麾下所有渠帅。

那百万黑山贼,就不至于被袁绍杀得山谷空空了。

远的不说,就单说与他一道来徐州的渠帅眭固、白饶等人。

这帮人也就表面尊重他,真要让他们为自己卖命。

张燕第一个不信。

“张将军的难处,李某能够理解。”

“但张将军也要明白我们河南的苦衷。”

“眼下西至关中,东至东海,沿着黄河沿岸,俱在修筑城墙,预备河北战事。”

“我们虽想援助黑山,但也是有心无力呐。”

张燕也算见过世面,面对李翊如此说话,当即弯唇笑道:

“郯侯不必吓唬张某,我知您宅心仁厚,足智多谋。”

“您肯定有办法,劳您在刘将军面前美言几句,多说些好话。”

“多少援助黑山些物资。”

“您肯定不忍心见我黑山之民,俱为袁军所杀,曝尸荒野不是?”

哈哈哈……

李翊牵唇一笑,道,“张将军比李某料之还滑呀。”

张燕低着头,温声答道:

“不敢当,张某这点儿威风在您老面前可就抖不起来喽。”

“……罢。”

李翊一挥手,蹙起眉心,“说正经的,我河南现在正全力备战河北战事。”

“从豫州汝南,扬州淮南,一应辎重、钱粮、器械,俱往黄河南岸调运。”

“是真没法援助黑山物资。”

李翊正式向张燕袒露心迹,他们正在全力备战河北战事,实在没有多余资源拿出来给他地诸侯输血。

尤其兖州曹操,他的纵深太短,一旦使袁军渡过黄河,几乎一马平川。

所以两家正在联合在黄河南岸修筑堡垒等防御工事,屯兵于前哨。

是真没法支援黑山,不是装的。

张燕表情凝重,眉心紧蹙,他意识到李翊没有骗他。

河南确实对黑山有心无力。

若是在五年前,张燕来向河南求援倒还差不多。

因为那时的张燕,势力范围拓展到了黄河一带。

河南支援他,不会费太大气力。

但在经过袁绍一波围剿之后,整个黑山部众都萎缩在了常山一带。

都跑到子龙老家去了,河南如何给他远程输血?

更别提,五年前是二袁争霸,曹刘都还是别人的小弟。

时过境迁,五年后早已换了人间。

谈判进展的并不顺利。

张燕不辞辛劳,远来徐州,就是为了与河南缔结同盟,共抗袁绍。

但他要的,并不是口头同盟,甚至一纸盟约。

张燕想要的,是实打实的好处。

在谈判期间,张燕又话里有话的暗示李翊。

黑山部众,他并不能全部掌控。

中间有不少人是心向袁绍的。

这帮贼人都是好利之徒,如果你河南不能拉出实际好处,拉拢到他们。

那么,纵然他张燕与袁绍有过节,不死不休。

但他可管不住手下人,会不会去投靠袁绍。

张燕这话,几乎算是威胁了。

可张燕却并没有危言耸听。

毕竟老袁家那四世三公的招牌摆在那儿,对黑山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早在初平二年时,

张燕就因为在袁绍与公孙瓒的争夺冀州,而选择站队公孙瓒。

结果有不少人就因此离开了张燕。

在初平四年时,魏郡有袁军叛变,联合黑山贼,一度占据了邺城。

又因为黑山渠帅陶升叛变,而被袁绍平定了叛乱。

袁绍也升任了陶升为建义中郎将。

可见,黑山军中不少人都还是心向袁氏的。

这其中也包括眭固眭白兔,在被曹操击败后,他亲自率军去北方找袁绍求援。

现在张燕暗示李翊这番话,既是威胁也是警告。

百万黑山众,看似数量庞大,人口惊人。

但毕竟各自为政,一盘散沙。

你河南愿不愿意拉拢他们,自己看着办吧。

反正我张燕是管不住他们的。

一向睿智果敢的李翊,在听完张燕道明黑山内部情况之后,此刻竟也陷入了沉思。

大堂之内,鸦雀无声。

每一个人都屏气凝神,大气也不敢出。

虽然这件事与现场不少人都无关,比如山越宗帅祖郎、费栈二人。

他们本来只是食客,莫名见证了一场政治博弈。

暗觉精彩的同时,在见到两名政治老手的交锋后,又觉紧张万分,直呼过瘾。

“……好。”

在沉吟了许久之后,李翊终于松口。

缓缓睁开双眸,出声询问张燕条件。

“……张将军开个价吧。”

“一百万斛粮食!”

张燕启唇更是了然,斩钉截铁地说道。

唔……

饶是现场有不少看客,但当听到张燕开出的条件之后,仍是忍不住屏气凝神。

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啊!

“……呵呵,张将军莫非欺吾年少。”

“李某岂八岁童蒙,不识数目?”

李翊也算官场老手了,面对张燕的开出的惊人条件,表现的异常冷静。

“燕岂敢大言欺人,诓瞒郯侯?”“然黑山实有百万之众,从河南到常山,去除损耗。”

“百万斛粮,又能剩多少呢?”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