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此前大公子为青州都督,威震齐地。”

“今何不使大公子前去镇守青州?”

逄纪图穷匕见,他想借着这次机会把袁谭调离袁绍身边。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袁绍身体快不行了,一旦他哪天突然嗝屁。

那就在他身边的儿子,无疑会是最有机会继承大位的人。

袁绍未疑有他,只想着袁谭虽然性刚好杀,但军事才能还算出色。

当年正是他北排田楷,南驱孔融,占据了大半个青州。

最重要的是,这是自己亲儿子,信得过。

不会再出现张郃、高览那样的通敌行径了。

果然,还是得用亲信呐。

“……善,就依照元图的意思。”

“可传命显思,让他即刻去往平原,守御青州,不得有误。”

“……喏。”

逄纪唇角微微翘起,心中已知大事将成。

很快,袁谭便接到了命令,以为是袁绍直接下达。

袁谭不好违背,当即便起身出发,去往青州了。

待郭图闻说后,打算出面劝阻。

想教袁谭,可以父亲染疾,儿不能远离为由,不去青州赴任。

但等郭图到时,袁谭已经出发。

“唉!”

郭图气得直跺脚,暗骂一声竖子不足与谋。

辛评同为嫡长子派,急问郭图,是否去追。

郭图道:

“若大公子尚未离去,我等尚可劝说其留下。”

“今已远离,纵是追上,又如何好再回来?”

辛评分析道:

“若是中有变故,为之奈何?”

郭图沉吟半晌,道:

“我等且先留在此处,观察动向。”

“万一有变,权且按住,然后秘密通知大公子回来继位。”

言外之意,万一袁绍死了。

他们这帮人就先把袁绍的死讯封锁,然后派人通知袁谭赶快从青州回来。

咱河南帮,高低得把你抬上位去。

辛评觉得有理,现在他们留在这里才是最好的做法。

于是,便将这个想法一并告知了其余的袁谭长子派。

众人皆表示,若当真有变故,大家都一定会全力助袁谭上位。

一场联盟,悄然在黎阳建立。

……

战事告一段落,徐州军总算得以卸甲回乡。

大家都离开家很久了,一经回徐州,便迫不及待回去和妻儿团聚。

刘备也认真思考李翊的建议,回到府邸跟袁瑛商量生孩子的事。

至于李翊,他第一时间没有回府。

而是先去了一趟治所。

因为他知道,自家将领的封赏,都是曹营、刘营各自的老板决定。

但河北降将,却必须谨慎安抚。

于是写了篇表文,请求册封河北的“有功之臣”。

许攸表奏为议郎。

张郃拜为偏将军,封都亭侯。

高览拜为偏将军,封东莱侯。

至于两人所带来的部曲兵马,仍旧由自己统领。

待把三位河北重臣安抚好以后,李翊这才安心回到家。

郯侯府早就知道了李翊将要回府的消息。

将近一年未见,麋贞亲自带着全府上下所有人,出府门外迎接。

李翊身着锦衣玉带,风光无限地回府。

麋贞站在府门外,遥望见李翊的一瞬。

眸光微闪,忍不住要上前。

只是将要迈出步子的一瞬,却又不想失了礼仪,只得强忍着停驻在原地。

“恭迎君侯回府!”

待李翊走至近前,众人齐声行礼。

李翊颔首,示意众人起身。

先走至麋贞跟前,启声道:

“吾并无大碍,贤妻安心便是。”

一年未见,麋贞也没想到再次见面,听到的会是这句话。

强忍泪水在眼珠里打转,有些许沉默,别开目光,柔声道:

“我岂能安心?”

李翊鲜少见着麋贞情绪这般波动,一向口灿如莲的他,竟一时也找不到话说。

或许,这正因了苏轼的话,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麋贞顿了顿,兀自道:

“夫君不在君侯府,妾身自会打理府上事务,夫君不必操心。”

“辛苦了。”

李翊回了一句。

麋贞摇了摇头,“妾知夫君远征一年,尽与刀兵相伴。”

“所食者,征尘耳;所饮者,血水耳。”

“常年营旅之中,饱经风霜之苦。”

“比之夫君,妾身这点苦累算不得什么。”

“……只要夫君开口,我定会竭尽所能。”

说完,目光不觉与李翊相撞,却又倏然止了声息。

眼底隐隐闪过一瞬恸切,而后复又垂下眼眸。

李翊执其手,轻轻拍了拍,目光逡巡一圈,问道:

“……怎不见莹妹?”

说来,李翊最为内疚的,还是袁莹母子。

为此,他还在回徐州的街道上,买了些小物什。

虽不算贵重,但是自己亲自挑选,权表一番心意。

麋贞掩唇一笑:

“莹妹妹知夫君要回来,亲自下厨,要给夫君做一道菜。”

“哦?”

李翊扬眉一笑,“我倒不记得莹妹什么时候学过做菜了。”

“凡事都有第一次,夫君请进府说话。”

李翊便跟着麋贞等众,一并回了府邸。

一进门,李翊径直先往厨房去了。

到时也不叫下人通报,径直便走了进去。

正见着袁莹与桃红皆在此处。

……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