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刘备问李翊何时可以动兵北上?

李翊谓刘备道:

“吾此次北征魏地,已与袁显思打过照面。”

“袁尚数败我手,挫动锐气,袁显思必更欲与他争雄。”

“二袁相争,兄弟睨墙,此有利于我河南。”

刘备对李翊在北方战事的顺利进展并不意外,只是眉宇间神情深沉了几分。

一时低头沉思,才缓缓问道:

“依照先生之见,袁显思、袁显甫相争,谁能取胜?”

李翊微一沉吟,有条不紊地分析道:

“纵袁谭一时得胜,终非袁尚之敌。”

“依吾之见,且让此二人内耗,以挫河北底蕴。”

“待袁谭穷途末路,必来求援于我徐州。”

“届时,便是我等出兵北上之时。”

刘备大喜,盛赞李翊有远见。

又问及并州事宜,李翊一一将之说了。

刘备眉心微微一蹙,思忖片刻,缓声道:

“吾闻马孟起在凉州素有威名,曾经河东一战,更是一战降并州。”

“此等英雄人物,先生选的妥当,备亦会全力支持他。”

说来也巧,

吕布、马超、公孙瓒这几个边地出身的兵头子,刘备一开始还都十分喜欢。

像马超这种年少有为,又十分能打的枭雄,刘备就好这一口。

李翊遂取出一封清单,交给刘备。

“此乃首批援助并州之物资清单。”

“主公若无异议,便请麋别驾着手筹备。”

“随后发往并州,以显我徐州之诚意。”

刘备粗略地扫过一眼,其大致为,

粮秣十万斛。

镔铁五百斤。

金银各五十斤。

铠甲斗具百副。

牛十头、羊十头、驴十头,猪十头。

以及各项杂物,数量不等。

……

“……嗯,先生做事一向妥当,就照先生之意办理。”

刘备大手一挥,同意了李翊定下的清单。

随后李翊又选拨了些徐州名士,由他们送物资到并州去。

顺带也就留在并州辅佐马超理政了。

起初,当李翊提出要选人到并州去时。

很多人都不想去,

因为那里苦寒、背井离乡不说,还要面临胡虏的威胁。

大伙儿待在徐州,整日吃好喝好,打卡下班。

谁会到那种地方去?

无奈之下,李翊只能软硬兼施,忽悠众人去并州。

大意为你们到边地去熬资历,将来我就好给你们升调。

何况你们去了那里,咱政府是有补贴的。

你们的父母妻儿,政府也会帮忙赡养。

终于,在李翊的施压下,总算选出了几个合适人选。

他们分别是,

徐州东莞人,徐奕。

现任曲阳令。

广陵海西人,徐宣。

现任广陵功曹。

广陵江都人,皇象。

现任东海功曹。

临淮淮阴人,步骘。

这也是诸调派人选当中能力最为杰出的一位,现任刘备主记。

李翊将这些人一一“打包”,命他们即刻前往并州辅政。

当时时与徐州保持书信往来,万一有事,更需第一时间向徐州方面汇报。

安排既定之后,刘备这几天倒也安分下来。

赶巧袁瑛快要生产了,刘备便放下手上工作,安心陪伴夫人。

李翊则时时关注着北方事务,与青州的田豫保持着密切联系。

不断往青州方向增派兵马,又置粮千余乘,往北输送粮食。

不表。

……

话分两头,

却说袁尚闻说李翊已率河南军撤退了,大喜过望,设宴庆祝。

又传榜安民,言说李翊是被自己给击退的。

之所以这样宣传,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袁尚毕竟是新君上位,正是需要威望之时。

结果被李翊打的大败,只能是哀事喜办。

但消息传回至袁谭处时,暗想李先生明明是看在我的面子上,这才退避三舍。

你一无甚军功的幼子,被李翊击败数次,怎么好继承父亲爵位?

于是,袁谭乃召郭图、辛评过来商议。

“我为长子,反不能继承父业。”

“袁尚前不能保魏境之民,后不能退李翊之兵,并无人主模样。”

“吾欲发兵进邺,取而代之。”

“公等以为如何?”

郭图献计道:

“先公大半将领俱已归顺袁尚,如今其羽翼已丰,爪牙已利。”

“诚难图也!”

辛评亦道:

“我大军在魏地,尚赖冀州诸郡供养。”

“若强攻袁尚,未必能够取胜。”

袁谭一咬牙,恨恨道:

“难不成,便让此儿篡我之位?”

“吾心实不甘!”

郭图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心生一计。

“主公不必着急,我等领兵在外,兵力强盛。”

“袁尚初承大位,必不想起争端。”

“不妨勒兵在城外,只做让袁尚、审配出来饮酒。”

“我等却伏刀斧手在两侧,待彼出来,乱刀砍死。”

“如此,大事可定矣!”

袁谭从其言,即率军至邺城。

将大军驻扎在城外,遣人去请袁尚出来赴宴。

袁尚闻说后,即与审配商议。

审配谏道:

“此必郭图之计也,主公若往,必遭毒手。”

“不如乘势攻之,以正君位。”

袁尚暗想,我打不过李翊,难道还打不过你?

于是,披挂上马,整军出城。

袁谭遥望见城中出来大量人马,情知事泄。

即召逄纪而来,对他叱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