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228章 老刘扎心,原来李翊跟孔明才是心意相通的“天生一对”

却说李翊领了冀州牧,在安平与袁谭对峙。

于两军阵前痛斥袁谭生二心,数落其罪状,骂他忘恩负义。

李翊本身占理,又善巧辩,直怼得袁谭哑口无言。

被架在前排的安平父老,闻得李翊之言,俱是摇头叹息。

感叹乡亲们命途多舛,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一个主子呢?

而袁谭麾下士兵,亦多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袁谭见情势不妙,心下已知军民受到了李翊的蛊惑,遂下令军士进攻。

士兵们手执白刃,驱赶百姓向前。

李翊趁势冲对面喊道:

“诸位乡亲父老,且听吾一言。”

“吾奉朝廷旨意,领冀州牧,特来平叛。”

“袁谭倒行逆施,公等勿要为其所用。”

“若助我平叛,当免除安平一年租赋。”

袁谭听得此言,更加怒不可遏,大声叱道:

“……冀州原本就是我的!我的!”

“如何轮得到你这在里收买人心?”

李翊微微一笑,数落袁谭的罪状。

“将军忘孝友之仁,袭阏、沈之迹。”

“放兵抄突,屠城杀吏。”

“冤魂痛于幽冥,创痍被于草棘。”

“今又图安平百姓,驱赶为奴。”

“其财物妇女,豫有分数。”

“此岂人主之所为乎?”

一言毕,袁谭军士皆面色大惭。

袁谭大怒,手执马鞭,亲自于前头鞭笞百姓,催促前进。

百姓挨了打,借势倒地,恸哭不起。

袁谭更加盛怒,即下令士兵将倒地百姓立地斩杀。

凡有延误军马行进者,一律格杀勿论。

当即,有不少平头百姓死于袁谭军的白刃之下。

但仍有少数士兵,犹豫不能下刀。

李翊借势,再次呼喊:

“军人者,护国卫家也。”

“岂有以刀锋对乡亲父老之理?”

“尔等忍心挥屠刀于亲族乎?”

“若尔等亦有亲人,彼等知之,当何以自处?”

“尔等又于心何安?”

短短几句话,字字珠玑,振聋发聩。

虽然这个时代的军队,纪律性比不得近现代。

但完全没有到,要举刀挥向乡亲父老的地步。

即便是在这个时代,那也是饱受谴责的行为。

果不其然,袁谭士兵愈发犹豫不前,不忍对身前的百姓下手。

“……怎么?尔等竟敢违抗我的军令?”

袁谭眉梢一扬,狞声说道:

“尔等可知违抗我军令,是何下场?”

一名小校跪伏于地,向袁谭泣拜道:

“……主公,若要我等与河南人厮杀,我等纵然战死沙场,亦无怨无悔。”

“只报袁氏厚恩。”

“然要吾等挥刀砍向乡亲父老,吾等实不能为此事!”

这小校的一跪,立马激起千层浪来。

不少士兵、屯长、曲长纷纷跪伏于地,向袁谭求情。

表示大伙儿宁愿堂堂正正的和徐州军打一场,也不愿用这种方式,来逼迫自己的乡人。

尤其李翊军都没有发动进攻,就是不忍心对百姓下手。

这一行为,更加使得袁谭军理亏。

两军作战,多少也讲究些原则道义的。

袁谭此举,就是严重有悖人伦道德。

袁谭见军心大变,心下也知此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若是此时退让,他就输的一败涂地了。

遂只能硬着头皮,厉声叱道:

“尔等抗我军令,是为不忠。”

“该以军法论处!!”

那名带头哭拜的小校,当即抬首喊道:

“末将自知对不住主公,愿以死谢罪!”

话落,拔剑在手,自刎而死。

众人见之,无不哀泣。

袁谭也怔怔地说不出话来,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就在这进退两难之时,忽然军队后背大乱。

只听得一声号响,黄忠、陈到引军杀到。

直抄袁谭军后背。

黄忠长刀挥舞,如猛虎下山。

举刀乱砍,刀光闪处,袁兵纷纷倒地。

陈到紧随其后,手持长枪,奋威突阵,直刺敌军心腹。

袁军猝不及防,顿时大乱,哭喊声、马蹄声、刀枪碰撞声混作一团。

袁谭惊问何故,才知有徐州军绕到了他的后背去。

慌忙下令调转军队方向,回身迎敌。

由于军队方向的调转,前头被押解的百姓,顿时似脱了牢笼的飞鸟。

高呼一声,众皆四散奔逃。

李翊抓准战机,掣剑在手,朗声大喊:

“全军听令,就是现在。”

“冲锋!杀贼!!”

一声令下,李翊军鼓噪大进。

袁谭军遭前后夹击,首尾不能相顾,乱作一团。

战至傍晚,袁军大败。

死伤无数,余者皆溃。

袁谭身披数道伤势,只乘一马,于混乱之中仓皇望北而逃。

打算逃亡幽州,投靠二弟袁熙。

“黄汉升在此,谁敢挡我!”

就在袁谭奔逃之时,厮杀声中忽听得一声呐喊。

声如雷霆,震得敌军胆寒。

原来那人,正是引军抄掠袁军后路的黄忠。

袁谭乃将衣冠、发带尽数丢弃,披头散发,死命打马奔逃。

黄忠麾下有骑兵看见袁谭,乃冲他喊道:

“兀那贼将,快快停下!”

袁谭哪里肯听?

只一个劲儿地抽打马匹,拼命逃跑。

这下惹恼了这队骑兵,他们纷纷暗想:

“如今袁军大溃,凡遇着我等的兵士,多是呼喊一声,便下马受降。”

“哪有似此人一般,只顾逃跑而不肯受降的?”

于是,众人得出结论,笃定此人不是一般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